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 > 第36章 强索方子(第1页)

第36章 强索方子(第1页)

这边杜尚清几个到家,那边车马行的马车也赶到了。

几个人抓紧时间吃饭,按照订单小兄弟几个把月饼装好车。

还是杜老三与杜二壮叔侄俩去县城送货,骡车把三岔镇的订单月饼也放好了,三牛与杜老五一路。

剩下来的家人开始加班加点烤制月饼,连杜老头也过来帮忙。

第二天就基本上进了正轨,由于这个月饼做法新奇,而且保存时间长,不容易变形,口味又好。

好多人向聚香坊下了节礼订单,木盒也做出来了,很是精美,有两斤,有四斤,有六斤的不同规格精品礼盒可以选择。

富人圈也有人选了木礼盒准备作为节礼,馈赠亲朋好友。

被薛娘子看到商机,这月饼可是独一份,把蛋黄月饼与椒盐月饼装入木礼盒中,趁机把木礼盒价格翻了上去。

一盒两斤装的木礼盒要价一两银子。并与杜尚清约好,三岔镇,还有县城礼盒价格只能高不能低。

聚味斋又向杜尚清定了2o盒木礼盒。(2斤装)

醉仙楼东家则是大手笔下单,1oo盒竹匣礼盒,1oo盒木礼盒(2斤装),5o盒木礼盒(4斤装),5o盒木礼盒(6斤装)。

杜尚清咂舌,杨掌柜看他样子笑笑“我们东家店铺在武川州众多,那些木礼盒是送各地官员的。后面估计还要订一批,东家在府城的亲朋好友,还有京城的几家同族这些估计还要不少。”

杜尚清拱手道谢,没有什么想到这醉仙楼真的是大胆呀!

就今天这一单小5oo两银子进账,果然还是有钱人的生意好做啊!

那边德善堂也又要了3o盒木礼盒(2斤)

杜尚清万幸薛娘子介绍的木盒子作坊,不然今年靠自己家,什么礼盒单也接不下。

村里经过村长与老族长协调,找了六个老实,干活勤快的帮自己家秋收。

一天本来45文一天的工钱,被杜老头压成了4o文,这还有好多人抢着想来干。

正好,月饼生意兴隆,靠杜家人那是真的生产不出那么多月饼了。

杜尚清果断决定招工,他与老族长说了想法,村里有十几户军烈户,自己想先照顾一下他们,让他们抽人来帮自己做月饼。

每人每天3o文,那十几家军烈户都很感激,正好秋收也差不多要结束了,每家抽一个人去做工也不耽误农活。

杜老头与杜老太两个天天轮流在地里盯着,今年不用自己干活,杜老头很是不习惯,恨不得握着镰刀一晚上都给割了。

被杜老太狠狠地骂了一会,贱皮子,没有地主老财的命,老胳膊老腿还有割麦子,下去别是给人家添乱的。

一通臭骂,杜老头也老实了,不再嚷着要下地了。

县城月饼订单到了第三天就过了镇里,果然县城的市场大,现在每天都要1ooo斤月饼,还要4oo竹匣月饼,木礼盒三个规格各1oo。

三岔镇月饼也有了起色,茶馆每天订单下到2oo斤。糕点铺子每天要4oo斤,还要2oo盒竹匣月饼,各种规格木礼盒各1oo盒

顾大娘家已经供应不了那么多竹匣了,杜老头便让大堂侄一家也一起编竹匣。

这边杜家人几个兄弟都忙着配送货,家里只有杜尚清偶尔坐镇,实在忙不过来,县城那边自己雇车拉了几趟,连镇上薛娘子也自己过来拉了几趟。

现在杜家只能保证三岔镇的配送,实在是没有人了。

刚把三岔镇的1ooo斤月饼装好,车。就见一驾马车相交驰来。

赶车的是一个伙计打扮,年龄不大,停下车,车厢里出来一个青年人,这人他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散着猥琐而又贪婪的气息。

这时四柱正准备回去继续装月饼,见来了一驾马车,以为是县城来拉月饼的,便迎了上去“你们早上不是拉走一批了吗?怎么这会又来了,是不是县里买的好啊?哎呀,现在月饼可没有做好呢?要等到下午估计才能够数。”

那青年人听了,哼了一声“让你家大人出来,我是镇里来的,要与你家大人谈买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