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寒门荣耀(科举) > 43夜谈(第1页)

43夜谈(第1页)

林宁宴主动提及,文靖安和陈崇章不妨再听一遍。

不过林宁宴并非简单重复苏长青所言,他增添了许多细节。

“我祖籍原在浙州,先祖以诗礼传家,历代人才辈出,到我祖父这一辈更是天下闻名。我祖父林讳修远,原是先帝在位时第一任左丞相兼太子太傅,门庭荣耀,彼时极矣。那时西海诸国连年进犯剑州,甚至牵连西南的武陵州与南诏郡,百姓苦不堪言,大盛财赋难以为继。我祖父大胆提出在剑州推行海贸互市之策,当时称为”

“一国两策”

文靖安“”

你祖父也是穿越者

他这眼光也太前了吧

林宁宴继续道“大盛历朝以农为本,况且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忽然在剑州开放海禁推广商贸,大多数人自然难以接受,他的政敌抓住机会,以动摇国本,改弦易辙为名大肆攻击,我祖父为大盛千秋功业、为剑州百姓计,主动与政敌妥协,向先帝辞去丞相之位,只身前往剑州推行海贸,虽有不少有识之士相从,奈何大权已去,履步艰难,刚开了个头便在剑州殒命

“自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新相上位,旧党开始清算倒攻,我祖父的同僚、学生、好友纷纷获罪下放,我们家当其冲,浙州老家的宅院被查封抄家,我大伯一家流放东北武关郡,我们家则流放到西北云州,三叔一家到了南边的海州,随后各家又在各州郡被进一步分散

“真是天南海北,妻离子散。”

这种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怕只有他们自己家人才体会了。

寥寥数语之下便是一个大家族的毁灭,成千上百人遭受牵连,昔日荣华,化作林宁宴嘴边的一抹苦笑。

即便先前已经听苏长青说过一次,但此刻听他本人提起,文靖安心里多少会与他共情,也感到一份悲凉。

陈崇章象征性说道“没想到你有如此身世。”

林宁宴道“我七岁离开浙州,随父母到京城待命候审,九岁流放云州,十二岁在北昌府连考县试与府试,点了童生,朝中旧党那些人知道我的身份,派了一个提督学政过来,我去考院试无人再敢为我作保,连名都报不上,随后我家又遭流放蒙州

“所幸北昌府的同知王大人早年与我大伯有旧交,便以养病为由将我送下了永宁县,知县刘大人与王大人是同榜同进士,同时也憎恨旧党,便把我留在了县里,但县城不时有旧党耳目来探听,我又随先生到了书院,后面的事情你们基本都知道了。”

果然和文靖安之前猜想的没有出入,林宁宴考了童生便不再参加院试,的确是因为旧党的人把手伸到了云州。

文靖安听罢,挑重点回了一句“现在剑州百姓因为海贸互市变得富足,大盛基本解除了西海危机,这番功绩你家功不可没,只恨旧党那些人夺了你祖父的功劳。”

岂料林宁宴反而吐出胸中一口闷气,说道“这正是我祖父想要看到的,他临去之前早有预料,特意留了信给我大伯、我父亲还有我三叔,万千嘱咐不要为了家仇招致国恨,大盛朝局安稳,剑州百姓安康便不在乎我一家之荣辱兴衰。”

文靖安和陈崇章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可敬可叹,有你祖父为相,大盛何其有幸。”

林宁宴笑言“所以我到底是要回京城去的,我可以不复仇,但必须为我祖父、为我们家讨回公道。”

陈崇章道“公道自在人心,不说其他的人,剑州那边的百姓总该念着你祖父的好,天日昭昭,总该还你家公道。”

文靖安“对,你家终会拨云见日的。”

林宁宴“其实现在想想,这番遭遇对我个人来说并非完全是祸事,至少我见了不少人情世故,也知道什么是世态炎凉,否则现在我可能是京城里的林家少爷,借我祖父余荫在国子监厮混,也不用奋刻苦,到时候花钱捐个一官半职,荣华富贵,草草一生。”

陈崇章道“不错,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嘛。”

文靖安问道“你之前说你两个堂哥已经在其他州郡考过了院试,意思你这边也快了”

林宁宴“应该吧,我祖父原是太子太傅,当今圣上做太子时是他的学生,现在剑州基本太平,圣上不再为旧党掣肘,待云州这个提督学政一换,我的机会即刻就到,不过旧党夺了我祖父的功绩,他们借此经营多年,上下铁板一块,即便圣上也要忌惮三分,因此我说的只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真是这样,背后有当朝皇帝这座靠山,林宁宴光复门庭是迟早的事了,文靖安虽然对历史不算熟悉,可纵观后世的明清两个朝代,与皇帝站在一边总是没错的。

而说到这里,林宁宴的家世也基本交待清楚了,文靖安无疑捡了个大便宜,在这种穷乡僻壤能遇到林宁宴这种名门之后,还是随时有机会起复、胸怀大志的名门之后,无异老天送他一份大礼了。

文靖安站到林宁宴身旁,仿佛与他站在同一阵线,说道“太行雪满,黄河凝川,行路艰难但长风破浪终有时,我信你。”

林宁宴听罢文靖安所言,笑了笑,说道“我还有一件幸运的事情忘了说。”

文靖安“是什么”

林宁宴“遇到你。”

文靖安“”

这时分明已经是入夏的天气,听了林宁宴这三个字,文靖安依然感到一阵冷飕飕,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赶紧咽了口唾沫,解释道“宁宴兄,我喜欢的是姑娘。”

林宁宴一顿,随即哈哈大笑道“我不是那个意思,这方面我和你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