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佃农发家日常 > 寿礼(第1页)

寿礼(第1页)

李老大很有些心动,魏老太表的这个态也不是像那假的,最终,他答应下来。

毕竟隔壁李英才都送去读书了,他家就一个儿子,不管那聪不聪明的,也是想送李英晦去读书的。

谁心里没个一口气呢

他爹一味地觉得李英才将来肯定能有出息,完全看不上李英晦,他心里一直窝着一团火,就连李英才去读书,他相信,他爹也是拿了私房钱出来资助的。

李老大提着两大包一篮子东西往家去,肉最终余家也没要,专门带了李老大去厨房看,余家的确买了三四斤肉,顺带的,还给李老大摘了一大包菜回家。

李老大走在路上想,余家这是要达了呀

不说那冬天种菜的技术,就只种平菇一项,也是那长期财的途径

余桑提出让李英晦也去读书这个建议,魏老太倒是没多怪罪,毕竟她现在看来,余桑那可是余家的财星,不说财星,本来余桑就是她的小乖乖,她完全是怪罪不起来的,重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再说了,她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这个人情,余家本来就是该还的。

阿李作为媳妇,倒是不怎么好说这个事的,毕竟是她娘家的事。

余满山一回来,余桑就把李老大来的事说了,还提了明年要是有钱,就让李英晦也跟着去读书的事。

余满山完全不反对。

今天过冬至,刘大丫也在余家厨房里帮忙,她现在几乎都在余家帮忙,只晚上睡觉才回家去,余家人口多,也没她睡觉的地方,只吩咐她晚上锁好门,要是家里进了贼,就大喊,余家就在隔壁,能听到。

蒜苗小炒肉,蒜蓉小白菜,菠菜汤,烧豆腐,冬瓜炖肉,余满山从镇上回来,又带了块豆腐回来,余家的冬至午饭就更丰盛了,不过在吃之前,还要先祭祀祖先。

祭祀完了,才吃午饭。

这是两年来,余家最丰盛的一顿饭

邻里往来间,也相互问好,祝过节好。

余满山又带了余桑和余三郎去走动李老头和李老二一家,又去李老大一家坐了坐,带了一包糕点过去,也是余满山在镇里捎回来的,给李老大一家倒是没再带什么东西了,毕竟之前已经给了棉布和棉花,又摘了菜回去。

比起过年,也就稍微差些,没放鞭炮,亲戚走动没那么多而已。

但听说那县城和府城里面,冬至过得很是热闹,这一天,官府开放了关扑这条禁令,很多商贩用食物、头冠、梳子、鞋袜、布匹、花朵、玩具等物品,沿街叫卖关扑,买家和卖家商量好价钱,用铜钱在瓦罐内摇掷来赌输赢,赢了就可以把赌的物品拿走,输了就付钱。

余桑也就是听这么一耳朵,完全不能亲身所见古代这一盛况了。

冬至一过,第三天就是李老头过生了,李家要办席,一大早,余满山就带着阿李并几个孩子往大石坝去。

特意带了上次在县城给李老头买的寿礼。

这时候也没随份子钱这个说法,都是送东西,并不专门送钱。

这个时节,正是杀年猪的时候,余家并没有猪,就没得杀,只能买肉吃,李家不一样,刚好趁着过寿,一道杀年猪。

李老头带着李老大李老二在院坝边接待来的宾客,看到余满山带着一家人来,不算热情地说了一句“来了啊。”

倒是李老大很热情,挽了余满山就往屋里拉。

阿李一到,就去厨下帮忙了。

李家堂屋里两边放了一些条凳,已经坐着一些亲戚和认识的人了。

看到新进来的余满山,有老人问“李老大,这是你妹婿啊”

“是诶,家住李家湾的。”

沈氏提着一壶粗茶来上茶,看到余满山手里拿了包东西,“哟”了一声,高声道“还带了礼啊”

众人一致看向余满山手里拿的那包东西。

李老头又接了客人往堂屋来,看到沈氏吆喝,觉得余满山也送不起什么好礼,沈氏还在这里故意吆喝,余家的面子他不管,没得丢了他的面子

他呵斥道“女人家家的,赶快厨房帮手去。”

李老头分家很有些心思,他手里还握了十亩田,谁对他好,他就把十亩田给谁。

沈氏被李老头一说,撅了嘴巴,又不敢反驳,李老头还是家里最大的话事人,她不敢放肆。

余满山被沈氏这么一说,众人又看向他,要是往常,他肯定是要没脸的。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这半匹布,是用粗麻布包的,粗看外面,还以为里面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但余满山一打开,露出里面厚厚一叠青棉布,叠得整整齐齐的,看那份量,足有半匹的样子

平常人送礼,送个几尺就差不多了,就算是女婿,半匹也很多了,颜色也是顶顶正的,不是那染得差的劣质布。

当即堂屋一堆人就喝彩了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