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佃农发家日常 > 第一笔收入持续到账(第1页)

第一笔收入持续到账(第1页)

余满山看余桑很有主意,又机灵,他问“要不然我跟你去吧,叫二郎看着摊子。”

“爹,你在这儿吧,你在这儿我放心呢。”余桑说道。

余满山叮嘱“那你两小心些,别走丢了,别被人牙子拐了。”

余桑年龄小,提那一篮子菜走路费力,余二郎提着,余桑带着他一边打听一边往前走。

大通镇有两家大的脚店,其余小酒肆,小食店之类的,也有好几家。

小食店这种卖粥、卖炊饼、卖汤饼之类的,余桑就不打算去推销了。

而是走向全镇最大的两家脚店。

脚店是比较大的酒肆,既卖酒食,又能住宿。

据说方三娘子的夫家就是大通镇开脚店的,却不知道是哪家。

余桑和余二郎走到一家脚店前,余桑抬头看店门前,立着一个长方体样的灯箱,灯箱一面竖写着“秦家”二字,一面竖写着“脚店”二字。

秦家脚店有两层楼,厅堂算不得十分大,仅中等,不过在这大通镇里,应该也算不错的了。

厅堂内吃饭的客人很多,门口有个招揽客人的伙计,余桑和余二郎上前。

伙计看这两小孩穿得寒酸,大的这个手里却提着一篮子冬天见不到的蔬菜。

伙计把这篮子蔬菜盯了又盯,余桑上前问“你家脚店需要买菜吗我家种了这些种类的菜,这一篮子是样品,摊位上还有。”

伙计反口问“怎么卖”

这些菜很是稀奇,他在这秦家脚店干了好些年了,迎来送往的知道得也多,据说那潼川府冬天也是有这些菜卖的,只是贼贵,只有那富贵人家吃得起,没想到今年冬天这大通镇一个小镇里也有卖的了。

余桑回“小白菜2o文一斤,菠菜25文一斤”

伙计一听,先嗦了一下牙花子,道“也太贵了”

余桑“要不你问问你家掌柜的”

这伙计倒也态度还好,转身进门去问了。

一个留着一小撮胡子的中年男人带着伙计出门来,他打量了余桑兄妹两眼,又看向余二郎提着的篮子中的菜。

他走到近前,用手拈了两根起来看,道“这菜倒是新鲜。”

他紧接着道“我刚刚听说了价格,这样吧,每样便宜5文钱,小白菜菠菜萝卜这几样,我各要5斤,葱香菜1斤,蒜苗2斤,怎么样”

余桑摇头,拒绝“我家本就种得不多,便宜不了价钱。”

余桑说完,再看了看这中年掌柜,却见他把手里的菜丢回篮子,他道“太贵了”

他再问余桑“你年龄小做得了主吗你回去问问你家大人卖不卖”

余二郎插话“我妹妹自然做得了主,掌柜你要是不要,我们就去别家问了。”

余二郎对于余桑做不做得了主,很是清楚,自从妹妹生病好了后,做梦从神仙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就连他爹很多都听余桑的,要说做主,余桑自然是做得了主的。

中年掌柜“哼”了一声,泼冷水道“你们去别家,别家可能1o文钱一斤都不要的,我秦家脚店已经是大通镇最大的脚店了。”

余桑也不好把他得罪死了,出来做生意,就是讲究这价钱推让来回,余桑道“那我们先去别家问问。”

她对于这镇里的消费水平有些太抱希望了,倒不是说她这些菜的价格定高了,十倍、二十倍于平常的价格,不过在这时代,物以稀为贵,也不算高,只是看人们买不买得起。

她这趟来只是探路,为后续阳畦田里的菜探路,更是为菌房种的那一坑平菇探路,平菇对于这些普通的蔬菜,那肯定价格只会更高很多倍。

余桑失望之际,正想跟着余二郎继续往另一家脚店去,就听侧面响起个声音“你们俩是来卖菜的吧,我家掌柜有事找你们,你们跟我过去下”

余桑转头朝说话人看去,居然是个看起来个子不算高,年龄大概十六七的小伙子,余桑朝小伙子指的方向看去,街对面站着个穿着厚厚黑色冬衣,双手互拢在袖子里的中老年男人。

他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但人看起来很精神。

余桑还没动,旁边的秦家脚店掌柜先说话了,他嘲讽说“万小丙你叔侄俩倒是眼睛尖。”

十六七岁的万小丙嘿嘿笑“这不是我大伯这大冬天馋了嘛,买上一斤这鲜嫩嫩的小白菜回去打个牙祭。”

余桑看这两方熟识,又好像不对付的样子,也不管那么多,拉着余二郎先跟着叫万小丙的过去了。

秦家脚店掌柜还在后面喊“要是没人要,你就回来卖我。”

余桑有些嗤之以鼻,便宜5文钱,她还不如去摆摊呢,总有那舍得的愿意花二十个钱解个馋尝个鲜。

不过就是摆得久些,不一定卖得完罢了。

到了街对面,万掌柜看向余二郎,“你俩先跟我回店里再谈吧,这大冷天的,外面怪冷的。”

大通镇不算大,统共也才横竖几条街道,不一会儿就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