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寒门首辅贵女妻 > 第629章 番外三 帝后(第1页)

第629章 番外三 帝后(第1页)

自打永宁郡主离京后,隔几个月便会往京都送些信件,其中必定有递呈给皇后的,是为汇报巡查各地医馆之事。

在京都的女子医塾有了起色,容晚玉便想趁着此番巡查的机会,挑选合适的州府,在各州开设新的女子医塾。

毕竟女子外出不易,若能让女子医塾像官办医馆一样各州开花,才能更好的惠及澧朝女子。

皇后是国母,本就有母仪天下之责,又是帮容晚玉牵头创办医塾之人,所以往上呈报的公文,容晚玉都是让人递给皇后。

每每收到信件,皇后就会以此为由邀皇帝到坤宁宫用膳,再将信上的内容说给他听。

不仅是公文相关,还有些路见趣闻,永宁郡主的着墨生动,皇后只是照本宣科,也能让皇帝听得津津有味。

“身为天子,却无缘亲自踏足各州,实乃一大憾事。”姜询听完信的内容,犹觉不足,还要拿来再看上几遍。

顺带,还要抱怨一声自己的辅,“晏相递回来的就是折子,多一个字都欠奉,实在无趣。”

皇后闻言不经莞尔,见姜询今日胃口不错,又给他添了一碗汤,体贴地放到他的手边。

“晏相奉命暗访各州,公务繁重,想来是难分出多余的心思。”

对于迟不归,姜询再了解不过,对皇后的话不敢苟同,“也就是他,把公差当踏青。要不是暗访揪出了不少蠹虫,等他回来朕定要数落他一番。”

这话皇后没有接,而是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到了后宫琐事上,姜询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没再提起迟不归和容晚玉这对逍遥在外的眷侣。

帝后成一年有余,已经培养出了十足的默契。

就算皇后听出了姜询话中的拈酸,也只当充耳不闻,贴心地岔开话题,不让气氛变得尴尬。

而姜询无论心中到底还有没有余情未了,至少他能在皇后大度的暗示下掩盖妥帖,渐渐地,两人倒是有了些相敬如宾的意味。

对于眼下这般夫妻情谊,皇后已经知足,但太后却不甚满意,等她来请安时,少不了明里暗里的敲打。

“自选秀,已过了一年多了。你是中宫,该以皇嗣为重,旁的事都不要紧,早日给皇帝开枝散叶才是正道。”

对于这个并非自己第一选择的儿媳,太后倒没有太过苛责,反而时常召皇后说话。

面对太后不止一次的催生,皇后总会面露真诚而歉意的神情,面色微红垂下头去,似乎很是自愧。

但离开寿康宫后,她却对这件事丝毫不见着急,在听闻哪一位妃嫔有孕时,也只是淡淡。

按规矩让内务府准备赏赐送去给有孕的妃嫔,又让人去禀告皇帝,自己依旧稳坐中宫。

就连向来沉得住气的平月,都忍不住问她,“娘娘,您就不担心王贵人诞下长子吗?”

皇后闻言,只是笑了笑,“后宫众人皆是妙龄,怀得上是运气,保得住才是本事。”

对于残害别人的孩子以给自己的未来的孩子铺路这种手段,皇后是看不上眼的,但后宫妃嫔众多,总有人心有不甘。

她们会因为看轻皇后家世不显联手来给皇后找麻烦,自然也会因为一人有孕而掉转矛头,情义不复。

到了晚间,皇帝还特地来了坤宁宫一趟,对于王贵人他没什么印象,但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依旧有着初为人父的期待和紧张。

叮嘱了皇后要尽力护好王贵人这一胎后,皇帝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惜先有孕的是她,若是皇后你更好。”

皇帝自己是经历过手足相残的,所以他继承皇位后,便有过打算,要从小好好培养和皇后所生的嫡子。读书吧

只有皇帝对太子全力培养支持,才不会让其他皇子生出夺位之心,也不会让太子像如今身在护国寺的皇兄那般,患得患失,行差踏错。

对于皇帝的期许,皇后倒是有些意外,难得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落在姜询眼里,只觉得有些无奈和好笑,睨了一眼皇后,“你是中宫,你同朕的孩子才是国本,难道你觉得朕会不想同你有自己的皇子吗?”

皇后闻言立刻俯身请罪,又被姜询伸手扶住,“行了,只是随口一句话,朕没怪你什么。这种事要看缘分,急不得。”

姜询离开后,皇后在宫里独坐呆良久。

宫妃私自避孕是大忌,但不用药避孕的法子也不少,一年多来,皇帝每个月固定要在她宫里歇息,没能有孕,确实是她有意为之。

一来,她不确定姜询是否期待属于两人的孩子,毕竟姜询在听见永宁来信时的欣喜,从不曾减弱过。

二来,她不敢头一个怀孕,成为众矢之的。

永宁离京前,她甚至私下同永宁说过,等永宁回京后,她才想着手备孕一事,届时定要请她入宫帮忙保胎。

说来也有几分可笑,皇帝对永宁郡主念念不忘,她身为皇后,却又对永宁信任到有些依赖。

很快,皇后的预感便成真了,王贵人的孩子果然没有保住。

无论是身为皇后职责在身的她,还是对于这个孩子无比珍重的王贵人,到底没有这样的经验。

已经有八个月身孕的王贵人,还是着了道,提前动,难产而亡,母子一尸两命。

皇帝震怒,下令严查凶手,最后线索指向了高居妃位的妃嫔,顾及前朝,到底只是小惩大戒,降了位份而已。

王贵人之后,不久又有妃嫔有孕,许是有了前车之鉴,有心之人不敢下手,倒是母子平安,得了一个公主。

姜询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算宠爱,加了公主母妃的位份,但却想要将公主交给皇后抚养。

皇后只答应将公主记在自己名下,以公主年幼离不得生母为由,并未强行将她从母妃身边带离。

公主生母对此感恩戴德,成了皇后在后宫中第一个靠自己拉拢而来的心腹。

等到永宁郡主送信回京,说不日便要返程,皇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笑着吩咐平月。

“你带卢院使,去向陛下请安,将本宫有孕的消息禀告给陛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