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安分守己是什么意思? > 第18页(第1页)

第18页(第1页)

不过,皇帝没有生气,而是很自然地笑道:“哦,你问缘故啊?”

“就是这回重病的后遗症——朕以后再也不必进后宫了。”

朱祁钰一口茶就喷了出去。

姜离:看,还好她有先见之明,嘱咐人别准备果仁茶,不然又要呛个好歹。

朱祁钰:这是我能听的吗?!

见朱祁钰吓得整个人失去了颜色,姜离不由觉得很有意思,笑道:“怎么?这又不是什么稀奇事。”

对着朱祁钰‘真的吗,我不信’的震惊眼神,姜离慢悠悠给他举例子:“宋高宗赵构,在被金人追的时候,不就吓得‘矍然惊惕,遂病痿腐,故明受殂后,后宫皆绝孕。’了吗。”[2]

“受惊大病之后,这种事很常见的。”

朱祁钰整个人还是震惊的失去了逻辑思维,仅剩下本能逻辑思维在运转。而他虽是皇族,但也是臣子,有御前应答的潜意识:如果皇帝自比明君就要附和,自谦为昏君,就要赶紧反驳(甭管心里怎么想)。

于是他下意识麻木回答道:“皇兄何必自比宋高宗,皇兄文治武功,海内属望。”

姜离不知道朱祁钰这是臣下的本能,听他这么说不由怜爱地看了看他:看看,给人孩子都吓得开始说胡话了。

于是也不开口了,体贴给了一盏茶的时间缓和心情。

朱祁钰逐渐找回了自己的理智,但完全不知道怎么继续刚才的话题。好在他想起了方才在门口兴安的话,皇帝也正好有事要召见自己,于是生硬转换了话题。

他声线还有点发飘,小声问道:“皇兄寻臣弟有什么吩咐?”

就听皇帝忽然问道:“你对殉葬如何看?”

殉葬事

朱祁钰听到‘殉葬’两字,神色也不由凝重了起来。

这是与他也息息相关的事儿。

因开国至今,不只有几朝天子驾崩,宫中嫔妃殉葬,而是——连王府宗亲都不能免。

在朱祁钰听来,皇帝的声音不辨喜怒,并无什么好厌“你与我说一说,正统年间各王府殉葬事。”

“是。”

姜离特意问朱祁钰这件事,并不是为难他,倒算是某种程度的术业有专攻。

朱祁钰身上是有宗人府差事的:大明设宗人府,以掌皇家玉牒,所有宗亲的生老病死,婚嫁谥葬都归宗人府管。而从太祖时,就有各位亲王担任宗人府官职的旧例。

比如朱棣就做过太祖年间的宗人府右宗正。

朱祁钰作为皇帝的亲弟,也是如今宗人府的管理者之一。

听皇帝问起宗亲府上殉葬的旧例,朱祁钰整理下了思绪,从他印象最深,最惋惜的一桩开始说起——

几年前,周宪王朱有燉于蕃地开封府过世,消息传到京城后,宗人府上禀一事:周宪王生前曾于御前呈请‘他一世无子,死后不想让阖府妃嫔从葬,家中还有父母的妃嫔可以归家’。如今宪王过世,请皇帝定夺,是遵照祖制而行,还是按照周宪王生前的心意?

朱祁钰垂眸,神色黯然:“当时皇兄有旨,按周宪王之意行。只可惜……”

只可惜圣旨到达开封的时候,周宪王的庶出弟弟朱有爝已经继承了王位,并且早已将王妃巩氏,以及其余六位夫人,全部按照祖制从葬殉死。

人死不能复生,朝廷便只给了谥号追封。

两人是坐在窗旁说话,阳光映进来,朱祁钰的眼睫垂下一片沉重的阴影。

这当真是值得惋惜之事,或许宪王生前也曾在府内透露过此事,安慰过女眷。

她们原以为,能够平安度日终老,甚至可以回家,然而……

朱祁钰说过最惋惜的这一桩后,又一一历数起了旁的殉葬事。有的时日旧了,他也不能全部记清,亦或是各府本就呈报的模糊,还要命人去宗人府取来卷宗核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