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成化十四年256中文网 > 第338页(第1页)

第338页(第1页)

他深感头疼。训斥是没用的,甭说他舍不舍得对儿子说重话,就算狠狠骂一顿,小孩子性子活泼,左耳进右耳出,指定不会放在心上,现在人还小,捣蛋胡闹也有限,以后长大了,没人能管得住,那要怎么办?现在大冬天的玩水,以后长大了是不是就敢下海捕龙了?让师傅们教导也是没用的,他比谁都更了解自己的儿子,别看儿子聪明得很,几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师傅教的仁义道德,经史典籍,他背起来也头头是道,但若要真说记上心,实在是半句都没有。在小太子的眼里,这个世界充满新奇,有太多可玩的东西了,天南地北好玩,飞禽走兽好玩,人更好玩。聪明绝顶的他虽然不务正业,对人心的揣度和琢磨却令皇帝这个当父亲的也每每惊讶不已,但对小太子而言,玩弄人心之于他,只是在一个玩字,而非玩弄。这样一个性格,以后真能担起万里江山么?想想父亲的不靠谱,再想想儿子现在的不靠谱,万分靠谱的皇帝就感到无比忧心。没奈何,他只能询问身边的人,打算将小太子的性子掰正过来。此时怀恩早已去世,否则以他的性子,能日日跟在小太子身边加以教导,那必然是再稳妥不过,只因怀恩不似大臣们那般迂腐,又在宫里待了许多年,侍奉太子仅是小菜一碟。可惜怀恩世间只有一个,汪直又已远赴宁波,说不动此时尚在海上飘渺无踪,宫中其余人等,忠心有余,智谋不足,交给他们,皇帝自然是不放心的。想来想去,他只能找唐泛问计。唐泛很忙。此时刘健已经致仕,他升任首辅,每日忙得不可开交,几乎连回家的空闲都没有了,还要兼任太子的东宫师傅,为此隋州已经进宫好几回,明里暗里敲边鼓,那意思是让皇帝不要给唐泛太重的担子,弄得皇帝哭笑不得。若是可以的话,皇帝也不想拿这些事情去烦扰他。但皇帝发现,教儿子竟然比治国还要麻烦,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所以最后绕来绕去,还是得找唐泛商量。唐泛听罢也有些苦恼。小太子这性格的确很要命,若是寻常人家,贪玩也就贪玩了,纵是把小命给玩没了,那也是他自家的事,可太子将来是一国之君,如果玩着玩着把江山给玩没了……且不说江山,就算只是玩命,那也很要命了,当今天子目前来说只有一子,万一将来太子还未来得及留下子嗣就……打住!打住!这种想法在唐泛脑海里一闪而过,细思恐极,虽然可能性很小,但难保一定不会发生。做人可以只看眼前当下,但身为大明首辅,唐泛就要为将来计,为百年计,尽量杜绝一切出现意外的状况。然而如何引导太子走向正道,的确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他与皇帝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一味地劝谏和阻拦肯定是不行的,或许很多大臣就是那么干的,但唐泛很清楚这完全行不通。谁不是从少年过来的,小太子的心理历程谁都经历过,当然可能没有像他这样格外爱玩罢了。在性格还未能完全沉稳下来的年纪,如果想做点什么,旁边都会有人唠唠叨叨说你这不能做那不能做,那小太子只怕非但不会罢手,反倒还会有“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的想法。唐泛思索半晌,慢吞吞道:“堵不如疏,既然殿下天性爱玩,强行压抑只能适得其反,倒不如索性放开手,让他玩个痛快。”皇帝眨眨眼:“元辅的意思是……?”唐泛心想厚道皇帝也有狡猾狡猾的时候,他愣是不接茬,反是笑道:“陛下何意,臣便是何意。”皇帝咳了一声,只得道:“汪直不是在宁波么,朕是想让他带着太子去瞧瞧,兴许瞧过了,太子也能收收性子了。”余下的话没有说,唐泛也该听明白了。唐泛道:“太子出宫是大事,更不要说出海,此事群臣定然反对到底,陛下可想好了?”皇帝当然知道,当年他不过是出宫祭祀一下,还没离京呢,朝野就反对纷纷了。大臣们恨不能将皇帝圈养在皇宫,最好是一辈子别踏出皇宫一步,可又要求天子要善于纳谏,要礼贤下士,还要勤政爱民,这简直难度太高,皇帝是人又不是木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皇帝,要么懦弱无能,要么极端叛逆,要么懈怠朝政,很难会有,萌萌们看呢?要不算了吧,未来有无限可能,起个头就好,方便脑补嘛。八卦时段:说到小太子朱厚照的庙号武宗,很多萌萌都知道这个庙号的含义了。武宗的确算不上很好,尤其是在当时已经重文轻武的明朝,更有穷兵黩武的含义。大臣们被武宗折腾得够呛,所以死后给他安了这么一个庙号,明面上夸他英武,实际上就是说他“夸志多穷”。很多人都觉得清朝成天黑明朝,其实明朝也经常自黑的,哈哈~比如说后世大家觉得朱厚照其实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但在当时来看,武宗的身后评价其实就是总结在庙号上了~武宗不好,那么文宗捏?难道文宗就好了吗?不是的。五十步笑百步,都差不多。为什么捏?因为自古帝王都是要文武双全的,重武轻文当然不好,重文轻武就意味着更是懦弱无能。举2个栗子。唐文宗李昂,他在位期间,宦官当权,唐朝彻底走向衰亡。对他不熟悉?没关系,咱们再举个栗子。清文宗奕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