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大明女医对我动手了笔趣阁 > 第34节(第1页)

第34节(第1页)

嘉靖帝尝到了仙丹的好处,有些欲罢不能,心想小道士既然是王道长的徒弟,且出自崂山太清宫这种道教圣地,应该懂得炼丹。

禁军过来火烧琼华岛,众人互相搀扶去了码头登船,浩瀚无边的太液池是最好的屏障。

嘉靖帝坐在船上,看着琼华岛黑烟滚滚,顿时感叹道:“还是永乐大帝有眼光,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将太液池围在新皇宫内,这是真是一块好地方,可见一切自有天定。”

经此一场和死人的战役,嘉靖帝开始相信什么命理玄学了,年仅十六岁就断情绝欲。

王道长炼的丹药无意间提高了他的快乐阙值,若不是为了子嗣,他连男欢女爱都不感兴趣,走了鲁荒王的老路,开始追求修仙炼丹之道,当然,这都是后话。

且说嘉靖帝回到乾清宫,因刚刚做完包皮小手术,以勤奋著称的小皇帝今天罕见的以安全问题而免朝。

琼华岛的黑烟全京城都看得见,东厂和锦衣卫宣称皇室出现敌国内奸,试图在琼华岛刺杀嘉靖帝,但是嘉靖帝是天龙天子,有神明保佑,刺客为得逞,干脆纵火烧岛,想要烧死嘉靖帝。

嘉靖帝逃过一劫,为了保证安全,宣布罢朝三天,以肃清宫廷。

皇宫也宣布戒严,所有人不得擅出宫廷,东厂抄检各宫,寻找敌国奸细,以免奸细再次刺杀嘉靖帝。

为了稳住朝政,嘉靖帝来不及休息,在书房召见内阁,内阁五位内阁大臣见小皇帝四平八稳端坐在御座之后——御座中间其实被掏空了,以安置受伤未愈的龙根。

没事就好。

内阁放心了,其实内阁也担心嘉靖帝被刺杀,与其轮到四个三四十岁的皇叔们当皇帝,还不如这个小皇帝好掌控。

起码从目前来看,小皇帝还是很劝谏(听话)的。

嘉靖帝沉得住气,临危不乱,“朕昨晚差点被刺,受了些惊吓和皮外伤,为了保证安全,这三天罢朝,就不去早朝了,不过,一应政务不可拖延,朕就会在书房批阅奏折,由司礼监传到内阁。”

嘉靖帝如此敬业,内阁甚感欣慰,庆幸自己没有选错人,这个小皇帝有一代明君的资质啊!

稳住了内阁,也就是稳住了朝政。

接下来,嘉靖帝要内对稳住宫廷了。

昨晚琼华岛大火,幸亏太液池烟波浩渺,隔绝了杀戮之声,守在太液池边的禁军打捞一具具浮尸,皆按照陆炳的命令就地焚烧。

所有宫殿外面都有锦衣卫把手,不准任何外出,其中包括一位太皇太后,两位太后以及正德帝的遗孀夏皇后。

为了不让辛苦操持半生的母亲蒋太后担心,嘉靖帝命令封口,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母亲和瞎子祖母。

太皇太后邵氏是个瞎子,什么都看不见,旁边的人缄默不言,她根本不知道,以为一切如常。

蒋太后是看得见火光的,她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儿子身边,但是儿子下了命令,她这个做母亲的虽然不理解,但不能拖儿子后退,于是就在宫里静静等待。

至于夏皇后,她在正德朝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丈夫荒唐,风流成性,喜欢人妻和孕妇,夏皇后在坤宁宫,正德帝常年在豹房,夫妻常年不见面,只是正德帝对她这个皇后一直保持尊敬——尊敬到只在大婚洞房那夜碰过她之后,就再也没有同房过。

夏皇后在正德朝如此,在嘉靖朝就更加像个隐形人了,她不是瞎子,更胜瞎子,昨晚琼华岛火光冲天,她就当做放烟花,不管不问,嘉靖帝说封锁宫廷,她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夏皇后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修生养性,整天在宫里不是修仙,更似修仙。

然而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仁寿宫的张太后。

一朝六宫无妃的皇后,两朝太后,张太后绝对不是任人拿捏之人。

张太后不仅不听劝阻,在仁寿宫里蹲着,她还在一群嬷嬷太监的簇拥下,一路冲破重重障碍阻扰,到了嘉靖帝的寝宫!

嘉靖帝刚割了包皮,坐着唬唬内阁还行,走路不便,目前还半躺着看奏折呢,无力起来迎接张太后,倘若张太后发现端倪就麻烦了!

嘉靖帝正着急,麦厂花安慰小皇帝,“无妨,已经开门,放白司药出去‘迎接’张太后。”

嘉靖帝半信半疑,“白司药……能行吗?”

麦厂花十分笃定,“后宫只有她可以拦住张太后。”

宫外,大门紧闭。

张太后坐在敞篷的肩與上,有两个强壮的太监撑着罗盖遮阳,身边宫女太监成群,前呼后拥,很是威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