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听见你的声音中国版叫什么 > 第25章 请求(第1页)

第25章 请求(第1页)

【将藏在心底的担忧说出来,便成了请求。】

听到壮壮妈妈的情感转变历程,如此深刻,又看到她猩红的眼睛里,尽是对过往的放不下,田义似乎明白了,孙馨不让他出言阻止的原因。这样的单亲家长所承受的身心双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她或许也只有借助这点东西,才能稍稍解压。

田义正若有所思,壮壮妈妈已吸完了最后一口烟,重重地摁在满是烟头的烟灰缸里,然后看向远处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壮壮,原本脸上的戾气,忽然变温柔。

“壮壮真的很乖,从不惹是生非,受了委屈也不抱怨,心智虽不全,但心胸很宽广。别看他块头大,其实就是傻大个,也不知道上学后,会不会受欺负,哎,就他这样的,挨欺负时也不会保护自己,甚至都描述不明白,更别说告状了。我知道学校允许陪读,但我不能不工作,否则我没法养活他。可是,如果不让他上学,单靠我教,他会更废的。这孩子喜欢听故事、听歌、看比赛,还喜欢画画,虽然我也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不过,我觉得他是爱学习的!他是特殊孩子,无法接受普通教育,我也认了,但我不想他连一点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真的,两位老师,拜托你们了!感恩有你们!我真的没有办法,我只能把孩子交给你们了!”

壮壮妈妈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她从沙上滑下来,作势就要跪下。

情绪状态转换太快,田义根本反应不过来。还是孙馨老道,当即拦下,并扶着壮壮妈妈重新坐稳。

“使不得,壮壮妈妈,这让孩子看见,像什么话!您的担心,我们明白,第一次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情况又特殊,自然是放心不下的。你放心,我们都会用心照顾他,也会教导他。学得慢,不怕,时光本身就能给人以成长。更何况,我们是有体系地在教他。”

田义这时也已冷静下来,他扶了扶眼镜,赶紧接话。

“是啊,您可千万别折煞我们!作为壮壮的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分。即便我们育的不是普通孩子,但我们也会竭尽所能,陪伴他们成长。虽说您还得工作养家,不能一直陪读,但也可以开学前两天先去看看,给孩子一个过渡,您自己心里也会踏实些。您说壮壮爱学习,那我们丰富的语数生、音体美课程,他会喜欢的。您说他喜欢画画,我就是美术老师,我会带着他描绘出更多心中所想,也会帮着您去看懂他的画。”

孙馨和田义真挚的回应,令壮壮妈妈十分感动。她抹了抹眼泪,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谢谢孙老师、谢谢田老师!刚才是我唐突了,我也是,我真的,我是真的没办法。好,我尽力,我尽力多去学校陪陪他。我知道,特殊学校更加强调家校共建,否则在学校学习的好习惯,到家里就丢,反倒对孩子不利,所以我该怎么配合,学校和老师们有什么要求,尽管布置,我一定做到!”

闻言,孙馨和田义对视一眼,田义绅士地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孙馨先说。

“壮壮妈妈,以后没有你陪读时,我们会把孩子当天的基本情况、回家后的练习、作业,以及在家中的注意事项等,都单独告诉您,咱们随时保持沟通联系!上课期间,因为田老师是班主任,主课时间多,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回复您,别着急,您也可以给我信息!”

“好的好的,谢谢!”壮壮妈妈虽没有像前面两家家长那样,拿笔拿纸认真记录,但看得出,她听进了心里。

然后,孙馨和壮壮妈妈不约而同看向田义,等待他的交代。

田义轻咳一声,然后双手握拳放在膝盖上,偏头看了看远处的壮壮,然后才转向壮壮妈妈,轻轻开口。

如同前一天的家访,田义将新学期的课表、学前要求等做详细介绍,因为是第二次讲,且前一晚还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过梳理,眼下说起来,明显更加熟络,条理性也更强。只是,在结尾处,他附加了一点。

“最后一点,算是我个人的一个请求,戒烟吧!至少在家里,在孩子面前,别抽了!单亲妈妈带特殊儿子,压力大,我绝对能理解,这种压力,不是一句我们能感同身受就能替代的。但辛苦您再换一种解压方式,至少可以选一个不用壮壮吸二手烟的方式,不是么?”

田义平静的语气、有感而的语言,不似责备,而是宽慰,出点是为了孩子。孙馨暗暗释然,壮壮妈妈看着田义真诚的眼神,不由低下头,感动中带着羞愧。她沉思了几秒,便坚定地点点头。

“好,田老师,我听您的!”

离开壮壮家,田义和孙馨在往停车场走的路上,选了家路边小店先用午餐。

这一次,孙馨非要抢着买单。

“孙老师,我来就行,怎么能让前辈买单呢?”

“田老师,昨天就是你请的,今天必须我来!你可以尊老,我也得爱幼啊!”

“孙老师,您别跟我客气!”

“再跟我争,就是你跟我客气了啊!”

如此,田义也不好再说什么,悻悻地收回手机,老实坐着。他透过窗户,看着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不由想到:壮壮日常走在这路上时,其他人会以何种目光看他?

“田老师?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孙老师,您说普通人会怎么看这些特殊孩子?”

“你已经说了啊,特殊!”

“哦!”田义咂嘴,孙馨看似回答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不管他们怎么看,同情也好、厌恶也罢,又或者根本不愿看,反正事不关己,走心的不会太多,持久关注的就更少了。很多孩子,在周围人眼里,不过是被感叹的谈资之一。也不能太怪这些人,因为他们对于特殊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