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八零年代活神仙格格党 > 第19节(第1页)

第19节(第1页)

杜老太犹豫了,纠结了好一会儿,她同杜振英说,“还是得给老四写封信过去,你催催他,部队能转业的话,就让他尽早转业,别耽搁了。”

“媳妇在家呢,人家都同新时代集团达成这么大合作了,往后肯定不想同他随军去,让他转业回来,守着媳妇儿好好过日子,把人给盯紧了。”

杜振英提笔写了几行,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她把纸折了起来,同杜老太讲,“妈,咱真不能做这种不地道的事儿。老四愿不愿意转业,这是人家夫妻俩的事儿,你说我们搅和个啥?”

“万一四弟妹就想让老四在部队里发展,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呢?你急吼吼地把人给喊回来,指不定老四媳妇还埋怨你毁了老四的前程呢!”

“那咋办?难道咱就啥都不干?”杜老太急得胸闷气短。

杜振英琢磨了一会儿,把那张信纸掖到了褥子下面。

“甭管咋说,咱先问问老四媳妇,看老四媳妇是怎样一个态度。如果人家同意喊老四转业,那皆大欢喜,让她给老四写信,人家是大学生,写的字肯定比我写的好看,我那些字儿就和狗爬一样。如果人家不同意老四转业,那咱再想别的办法。”

杜老太无计可施,只能同意。

事实上,杜老太完全就是内心戏太多,顾玄芝整天忙着完成土地爷、山神和河伯给的任务,哪有时间盘算那些有的没的东西?

听杜老太和杜振英说了想让杜振华转业回家的事儿,顾玄芝完全就是无所谓的态度。

“这事儿我没意见,甭管振华想要在部队发展还是想要转业回家发展,我都支持他,你们看振华的想法吧。”

杜老太开始打感情牌,“老四媳妇,我年纪不小了,就想让一家人都守在自己身边,咱不图发多大的财、也不图挣多么多的钱,只图个全家平安,图个自己心安。”

“我想让老四回来,你承包了那么多的地,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让老四帮衬着你些,夫妻俩有劲儿就往一处使,肯定比各干各的好。”

“而且话说回来,还是老四亏待你了呢!哪有新媳妇刚嫁进门没几天,丈夫就离家走的,这一走还是好几个月。你们俩结婚之后,振华都没同你去过你娘家呢,让她转业回来,多往你娘家跑跑,不然你爸妈就算嘴上不说,心里头也肯定有怨。”

顾玄芝满口答应,“成,我没啥意见。”

她亲爸亲妈虽然起先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最后到底是点头了,她原先就有想过回娘家住几天的,可一来就承包了五十亩地,整天都得在地头忙活,现在等到农闲,再过个把月新房子就能住了,她可以把爸妈从城里接来住一阵子。

顾玄芝的态度把杜老太给弄懵了,瞅着顾玄芝那坦荡的模样,她总觉得自个儿有些小人之心。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杜老太还是让杜振英给杜振华写了信,让杜振华同部队提一下转业申请,回到老家来工作。

部队干部转业回家是有政策优待的,肯定比种地的泥腿子有能耐,杜老太一点都不担心杜振华的工作问题。

大抵是母子连心的缘故,还未收到从家乡寄来的信,杜振华就已经将转业报告递交了上去。

他从军期间做出不少贡献,也受过好几次伤,部队体谅他不容易,挽留了两次,见杜振华转业的态度很坚决,部队便直接放人了,地方上接收杜振华的单位是县委,让杜振华做分管农林的副县长。

杜振华将自己的东西打包好,送到邮递局给老家寄了回去,结果被人告知,有一份给他的信正准备派送,既然他来了,那就由他自个儿领回去。

杜振华回到部队宿舍,拆开一看,顿时就乐了!

在他不在家的这段日子里,她媳妇儿居然做出这么多事情来啊!

越看那信,杜振华归家的想法就越旺盛,他强压着似箭归心把部队的事情交接完,褪下军装,换上常服,向那迷彩色汇聚的地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离开。

……

以下洼沟命名的‘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经过数日的安顿,总算开始招收工人,因为灌溉浇水等费力的事情已经实现了半机动化,所以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招收的女工比男工要多一些。

近水楼台先得月,赵杨顺理成章地成为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的一把手,专门负责配合顾玄芝这个‘种植总顾问’来安排农业劳作。

赵杨是典型的商人,他在新时代集团待了数年时间,看着新时代集团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顺带着对比那些国有企业日渐倾颓的兆头,他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对待工人,一定不能松懈,一定要给他们压力!如果他们做的好,那就升职涨薪当领班,如果他们做不好,那就趁早收拾铺盖走人,给新人留出空位置来。

简言之,赵杨的心得十分现实——你行你上,不行就滚。

来应聘的人中,多数都是奔着‘工人有铁饭碗’这个目标来的,结果听赵杨一说,立马就走了大半,甚至还有人说,“那么大的一个农产品种植基地,没有工人怎么能转的开?咱的心要齐,谁都不要去,看他招不够工人之后会怎么急!”

赵杨完全不在乎这些,反正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给开出的工资高,如果在下洼村招不够人,那就去邻村招,如果邻村也招不够人,那就去镇上招,镇上还招不够人的话,那就去县里招,只要工资开得到位,福利待遇给的好,还用担心找不到工人?

更何况,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同那些纯粹靠人力来耕作的地方不一样,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半工业化,集‘翻地、播种、灌溉、收割’为一条龙的流水线早已投入使用,豫北农作物蔬果种植基地已经使用了数年,若不是顾玄芝再三强调,要手工除草,下洼农产品种植基地里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有毒有害的农药,那需要招收的工人只会更少。

招这些工人进来干嘛?

一方面是为了拔草,另外一方面,也是最最最主要的一方面,是让这些工人来适时地观察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出芽开始,一直监测到收割,将出芽率、日生长量、收成量以及人为干预调控的步骤等全都统计在提前印刷好的表格中,以便于在一个种植阶段完成后分析研究最有利的种植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