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封神榜西周伐纣by西风瘦马TXT > 第61章 子牙魂游昆仑山(第1页)

第61章 子牙魂游昆仑山(第1页)

诗:

左道妖魔事更偏,咒诅祖魔愁古今传。

伤人不用飞神剑,索魄何须取命笺。

多少英雄皆弃世,任他豪杰尽归泉。

谁知天意俱前定,一脉游魂去复连。

话说秦天君讲述“天绝阵”,告诉闻太师:“这个阵是我师父曾经演练过先天之数,获得了先天清气,内藏混沌之机,其中有三个幡,按照天、地、人三才,共合为一气。如果人进入此阵内,有雷鸣的地方,会化作灰尘;仙人、道者如果进入阵内,肢体会被震得粉碎。因此叫做‘天绝阵’。”

闻太师听完大喜,又问:“‘地烈阵’怎么样呢?”赵天君说:“我的‘地烈阵’也是按照地道之数,内藏凝厚之体,外现隐跃之妙,千变万化,内藏一红幡,招动处,上有雷鸣,下有火起。不管是凡人、仙人进入这个阵里,再也没有生还的道理;即使有五行的妙术,也无法逃脱这个厄难。”

闻太师又问:“‘风吼阵’怎么样?”董天君说:“我的‘风吼阵’中也藏有无穷玄妙,按照地、水、火、风的术数,内有风、火。这种风、火是先天之气,三昧真火,百万兵刃,从中而出。如果凡人、仙人进入此阵,风、火交加,万刃齐出,四肢立刻成为齑粉。哪怕他有倒海移山的异术,也难以逃脱这个劫难。”

闻太师又问:“‘寒冰阵’内有何妙用?”袁天君说:“我的阵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就能炼成的。阵名虽然叫寒冰,实际上是刀山。阵内藏着玄机,其中不但有风雷,上面还有如狼牙尖锐的冰刀,下面也有像刀剑一样锋利的坚冰,如果凡人或仙人进入这个阵中,上下一合,四肢立刻成为齑粉。就算有奇异的道术,也难逃这个劫难。”

闻太师又问:“‘金光阵’又有什么神妙之处?”金光圣母说:“我的‘金光阵’,内夺日月之精,藏天地之气,中有二十一面宝镜,用二十一根高杆,每一面悬在高杆顶上,一镜上有一套。如果凡人、仙人入阵将此套拽起,随着雷声震动镜子,只要一两转,金光射出,只要照到他的身体,立刻就会化为脓血,就算是会飞,也难以穿越这个阵。”

闻太师又问:“‘化血阵’又是怎么使用的?”孙天君说:“我的这个阵法使用先天灵气,里面有风雷,内藏一些黑砂,只要凡人、仙人入阵,雷响处风卷黑砂,只要有沾到一点,立即化为血水,就算是金刚不坏之身,也会立刻化为脓血难逃此厄运。”

闻太师又问:“‘烈焰阵’又是怎么样的?”白天君说:“我的‘烈焰阵’妙用无穷非同凡品,内藏三火,有三味火、空中火、石中火,三火合并为一气。中有三红幡,如果凡人、仙人进这个阵内,三幡展动,三火一起,立即成为灰烬,就算有避火真言,也难以躲避三味真火!”

太师问:“这个‘落魂阵’又是如何奇妙呢?”姚天君说:“我这‘落魂阵’非同小可,是关闭生门,开启死户,当中藏着天地厉气,结聚而成。内有白纸幡一,幡上刻有符印。如果凡人、仙人进入阵内,白幡展动,顷刻间魂消魄散而灭;就是神仙也难逃。”

太师又问:‘红水阵呢?’其中妙用如何?”王天君说:“我的‘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阵内中有一个八卦台,台上有三个葫芦,任意让人仙入阵,将葫芦往下一掷,倒出红水,像汪洋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如果这种水溅出一点粘在身上,顷刻化为血水。就算是神仙,也没有术法可逃。”

闻太师又问:“‘红砂阵’又是怎么样呢?毕竟阵法愈来愈奇妙,更加想请教,让我高兴一下。”

张天君说:“我的‘红砂阵’还真的是更加奇妙,做法也更精。阵内按天、地、人三才,中分三气,内藏红砂三斗,看着像是红砂,碰到身上就是利刃,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如果凡人、仙人冲入这个阵内,风雷运转,飞砂伤人,立刻会连骸骨都成为齑粉。就算有神仙佛祖,遭遇到了也不能躲避得了。”

闻太师听罢,不由得大喜过望:“现在得到众位道友来相助,西岐指日可破。就是他有百万甲兵,千员猛将,也无能为力的了。这实在是社稷之福啊!”

姚天君说:“列位道兄,依贫道看来,西岐城不过是弹丸之地,姜子牙也不过是道行粗浅的人,怎么经得起十绝阵!只要小弟略施小术,把姜子牙处死,他的军中没有了主心骨,西岐自然就会瓦解了。常言说‘蛇无头而不行,军无主而则乱’又何必要和他比较胜负呢?”

闻太师问:“道兄如果有奇功妙术,使姜尚自己死了,又不用率兵征战,不会让军土伤亡,这是幸中之幸呢。请问这要怎么样做呢?”

姚天君说:“不动声色,二十一日后,他自然就会命绝。子牙就算是脱骨换骨的神仙,凡脱俗的佛祖也难逃躲。”

闻太师听了大喜,更加急切地问详细做法。姚斌附着太师的耳朵说:“只须如此如此,自然命绝。又何须麻烦众位道兄费精神呢。”

闻太师喜不自胜对众道友说:“今日姚兄施大法力,帮我闻仲弄死姜尚,如果姜尚死了,其他诸将自然瓦解,这样的方法,是达到目标的最容易的方法。这真的可以说是樽俎折冲,像谈笑一样轻松而破了西岐。大摡是当今皇上洪福齐天,以致感动到列位道兄扶助。”

众人说:“这功让姚贤弟执行,总的来说是为了闻兄,何必说谁忙谁闲。”

姚天君让过众人,随即进入“落魂阵”内,筑了一个土台,摆设了一个香案,台上放着一个草人;草人的身上写“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了三盏灯,足下点了七盏灯。上三盏名为催魂灯,下七盏名为促魄灯。姚天君在阵中披仗剑,在台前踏着罡步念着咒语,把符印抛向空中,每天拜三次。连拜了三四天之后,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了。

且不说姚天君施法,话说子牙在相府与诸将商议破阵之策。但见他默默不语,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毫无头绪。杨戬在一旁观察,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他看到姜丞相时而惊愕,时而径直走开,似乎无计可施,与以前的形象大相径庭。杨戬心中疑云重重:“难道丞相曾在玉虚门下学艺,如今肩负重任,应运而生,却如此无能?难道他真的无法破解这十阵,便自暴自弃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费解。”杨戬心中忧虑不已。

过了七八天,姚天君在阵中竟然将子牙的一魂二魄拜掉了。子牙在相府中,心情烦躁不安,进退不定,十分不自在。整日不理军情,常常困倦慵懒入睡。

众将和门徒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怀疑没有办法破阵,也有人怀疑需要静心思考。相府众人疑虑不一,各有观点。又过了十四五天,姚天君将子牙的精魂气魄,又拜去了二魂四魄。子牙在府中,常常酣睡,鼻息如雷。

哪吒、杨戬与众大弟子商量道:“现在兵临城下,那十阵摆多时,师叔全不以军情为重,只是酣睡,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杨戬说:“据我观察丞相所为,如此颠倒,整天都像是在梦境之中;像这样举止,不像以前,像是被人暗算一样。否则,丞相在昆仑学道,能知五行之术,善能观察阴阳祸福之机,哪里会有这样昏沉不清,置大事于不顾的道理!这其中必定有蹊跷。”

众人齐声说:“必定有原因。我们一起到丞相的卧室去,请上殿来,商议破敌之事,看看是什么个情况。”

众人来到内室前,问内侍人等:“丞相在哪?”左右侍儿应道:“丞相还在沉睡中没有醒来。”众人命侍儿请丞相至殿上议事。侍儿忙入室请子牙,出了内室,门外武吉上前告诫子牙说:“老师每日安寝,不顾军情和国家大事,关系甚大,将士们都忧心忡忡,恳求老师理军情,以安定周土。”

子牙只得勉强出来,升了殿。众将上前,议论军中要事。子牙只是不言不语,神情如痴似醉。忽然刮起了一阵风,哪吒无计可施,只得以此风来试试子牙阴阳如何。

哪吒说:“师叔在上:刚才这阵风觉得很是奇怪凶恶,不知是不是预示有什么凶险?”

子牙掐指一算,答道:“今日正该刮这阵风,没有不好的征兆。”

众人不敢违抗,也无可奈何,当天也只能各自散去。

不知不觉到了第二十天。姚天君已经把姜子牙的二魂六魄都拜走了,只剩下一魂一魄。

第二天,这一魂一魄竟然离开了泥丸宫。姜子牙已经在相府去世了。众弟子和门下的各位将领,连同武王一起来到相府,都围站着哭泣。

武王也哭着说:“丞相为了国家操劳,没有享受安康,如今突然这样,我心中怎么忍得住!说起来都让人痛心!”众将领听到武王的话,不禁伤心大哭起来。

杨戬含着泪摸了一下姜子牙的胸口,感觉得心口还有热,忙禀告武王:“不要急,丞相胸前还热,估计不会就这样死了,先把他停在卧榻上。”

不言众将在府中慌乱,单说子牙的一魂一魄,如浮云般飘飘荡荡,无依无靠,迷迷茫茫,竟然往封神台方向飘去。此时,有清福神柏鉴在封神台外迎接,他看见是子牙的魂魄,便知道这是天意。于是,柏鉴小心翼翼地将子牙的魂魄推出了封神台。

然而,子牙原本是个有修行的人,心念不死,不忘昆仑山。所以,那魂魄出了封神台后,便随风飘荡,如絮飞飘,径直往昆仑山方向飘去。恰逢南极仙翁正在山下闲游,采摘灵芝炼制仙药。他突然看见有魂魄飘飘悠悠而来,南极仙翁仔细观察后,才知道是子牙的魂魄。南极仙翁大惊:“子牙已经死了!”

他急忙赶上前去,将子牙的魂魄一把抓住,装在一个葫芦里面,塞住了葫芦口,然后带着这个葫芦直往玉虚宫,要去见掌教老师。

南极仙翁刚要进宫门时,后面就有人叫道:“南极仙翁不要走!”

南极仙翁回头一看,原来是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南极仙翁说:“道友从哪里来?”

赤精子回答:“闲居无事,特意来这里想叫你一起去游海岛、观山岳,造访仙境隐居的高明隐士,看他们下棋闲耍,你觉得如何?”

南极仙翁说:“今日没得闲。”

赤精子说:“现如今停止了讲座,你我正得闲。假如哪天又开始讲座了,你和我就真的都不得闲啦。今天反说是不得闲,道兄这是欺骗我。

”南极仙翁说:“我现在有很紧要的事要办,没有空陪道兄,怎么会编造谎言呢!”

赤精子说:“我知你说的紧要的事是什么,就是姜子牙的魂魄不能入窍的事,除了这件事情再也没有别的事情了。”

南极仙翁问:“你怎么知道?”赤精子说:“我刚才说的话,本是戏你的。我正是为了子牙的魂魄才赶来这里。我因为先到西岐山,在封神台上见了清福神柏鉴,他说:‘子牙魂魄刚才来到这里,被我推出后,又游向昆仑山去了。’所以我才特地赶来。刚才看见你要进宫去,故意问你的。现在子牙魂魄在哪里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