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封神榜西周伐纣by西风瘦马TXT > 第47章 闻太师驱兵追袭(第1页)

第47章 闻太师驱兵追袭(第1页)

闻太师领兵追赶,出西门。只见一路旌旗招展,锣鼓齐鸣,喊声震天。

且说黄家父子与兄弟过了孟津,渡过黄河后,抵达了渑池县。镇守此地的主将张奎是人人皆知的厉害角色,黄飞虎知道他的厉害,因此不敢穿城而过,选择从城外通过渑池,直奔临潼关。

他们慢慢行至白莺林时,只听得后面传来震天的喊声,尘埃滚滚。飞虎回头一看,竟然是闻太师的旗号,显然是追兵已至。飞虎叹息道:“面对闻太师的追兵,我们如何抵抗?看来我们只能束手就擒了。”

当他看到自己的三子天祥,年纪才七岁坐在马上,心中又是暗自叹息:“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有什么错呢?却也遭到了这样的不幸。”

正在这时,家将来报:“启禀千岁,左侧也有一支人马到了。”飞虎看去,原来是青龙关张桂芳的人马。又有家将报道:“佳梦关的魔家四将也从右侧杀来了。”话刚说完,又看到正中间临潼关总兵官张凤也带着兵马赶到。黄飞虎见四面八方的人马都杀到眼前,自知无法逃脱,只能长叹一声,心中的绝望之情直冲上云霄。

话说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玉虚宫暂停讲学,要等待姜子牙封过神后才上昆仑。因此闲来无事游览三山五岳。这一天在临潼关上空飞过,被武成王的怨气冲开了真人脚下踏着的祥云。真君便拨开云彩向下观看。“原来武成王正遭遇危难,若贫道不出手相救,又有谁能替他排忧解难呢?”于是真君命令黄巾力士:“用我的混元幡把黄家父子遮蔽起来,把他们移到隐蔽的山中去。等我退去朝歌的兵马后,再放他们出关。”

黄巾力士领命,用混元幡将黄家父子全部移走到深山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闻太师大军的追赶途中,前哨来报:“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所部已经到达。”太师传令:“让他过来。”张桂芳行至军前,欠身向太师致礼。太师问道:“你有没有看到黄飞虎经过这里?”张桂芳回答:“末将未曾见到。”太师道:“你回去防守青龙关,切不可有误。”张桂芳应诺而去。

很快又有人来报:“佳梦关魔家四将所部也已经到达。”太师命令:“让他们过来。”四位天王步行至军前,向太师道:“因有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太师问道:“你有没有看到黄飞虎经过这里?”四天王回答:“不曾见到。”太师传令:“你回去防守佳梦关,协同捉拿贼人。”四位天王得令而去。

又报:“临潼关的将张凤听令!”

闻太师命令:“令来!”

临潼关的领张凤应声而出,来到面前向太师行礼。太师问:“老将军,你是否见过叛贼黄飞虎从关上经过?”

张凤欠身回答:“并未见过。”于是闻太师下令回兵,自己则留心防守。张凤领命而去。

再说太师坐在骑上,心中暗自思量:“人们都说黄飞虎已经出了西门,经过孟津,为何不见踪迹呢?三处人马合围过来,都说没有看见。真是奇怪啊!奇怪啊!”于是,他决定将人马驻扎在此,看看黄飞虎会从哪里来。

清虚道德真君在天空中看着闻太师的人马不动,心中想:“若不把闻仲的人马退回去,黄飞虎怎么能出得了五关?”于是他随手取出一个葫芦,倒出神砂一把,朝东南上空抛去,口中念念有词:“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玄功。”没过多久,闻太师的军政官来报:“启禀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向朝歌去了。”

闻太师听到报告后,立即下令:“回兵!”慌忙追赶杀去,直奔渑池。一路上,他果然看见前面有许多人簇拥着飞奔。闻太师催动三军,赶过了孟津。

且说真君在云里施法,命黄中力士把混元幡移出大道。黄家父子兄弟在马上如醉初醒,如梦方醒。他们个个都在马上揉眉擦眼,认真看时,那四路人马已经走得不见踪影。黄明叹息道:“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

飞虎忙问众弟兄:“方才的人马都不知往哪里去了,我们趁此时机策马前行,过了临潼关再说。”众将应命,策马前行。

来至临潼关,只见一队人马扎住团营,阻住了去路。黄飞虎命令车辆暂停,正要上前询问,只听一声炮声响起,一阵呐喊声,旗帜飘扬。

话说张风听报,黄飞虎领众已至关前。张凤上马,来至军前,大声喝道:“黄飞虎,快出来答话!”武成王乘神牛来到营前,欠身,口称:“老叔:小侄乃是难臣不能全礼。

张凤说:“黄飞虎,我与你的父亲有-拜之交,你是纣王的股肱大臣,况且又是国戚。你为何造反,辱没宗祖?你的父亲任总帅大权,身居王位,怎么为了一个妇人而辜负了君恩。今日反叛,如鼠投入了陷阱,没有升腾之日。即便是老拙闻知,也觉得惭愧无地。真是可惜!听我老拙的话,早点下坐骑受缚,解送朝歌。百官有本保奏,当殿为你分辨清楚是非冤屈,辨明罪责;或许纣王会念在国戚的份上,将往日功劳赎今日之罪,保全一家生命。如迷而不悟,悔之晚矣!”

黄飞虎说:“老叔在上,小侄的为人,老叔自是明白。纣王荒淫酒色,不纳忠言,致使朝政败坏,百姓思乱已久。君不念臣功,反行不义之事,如杀妻灭义,这等不道义的行为,使得小侄心寒。我率兵平定东海,立下二百余场大功。定天下,安社稷,劳心劳力,无有不恤。然而天下太平,却忘了我等功臣,反行不道之事,如何能让臣下倾心效忠?望老叔开启天地之心,行慈悲之德,放小侄出关,以寻明主。他日结草衔环,补报不迟。不知老叔意下如何?”

张凤闻听此言,勃然大怒:“好一个逆贼!竟敢说出此等污蔑之言,欺我老迈!”提刀便砍。黄飞虎忙举手中枪拦住,“老叔息怒。我与老叔同为臣子,如果老叔和我一样受屈,也必将投他处,这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国。这是礼之当然。老叔何必如此认真,不行方便呢?”

张凤大喝:“好一个反贼!敢巧言令色!”又举刀劈来。黄飞虎也大怒,纵骑挺枪,与张凤战在一处。牛马相交,刀枪并举,激战三十回合。张凤渐感力怯,拔马便走。黄飞虎紧追不舍。

张凤听得脑后铃声响起,知黄飞虎追来,鸟翅环上挂下刀,揭开战袍,取百炼锤,将紫绒绳整理妥当,一甩手打来。黄飞虎见锤将近用宝剑往上撩起将绳截为两段,收了张凤百炼锤。张凤败进帅府,黄飞虎也不追赶,命家将将车辆围绕营中就着草地席地而坐,与众弟兄商议出关之策。

且说张风败进关中坐在殿上自思:“黄飞虎勇贯三军我老迈如何能够取胜,如果被黄飞虎逃脱了,我又会得罪了天子。”

张凤叫道:“萧银在哪里?”萧银走上殿来,见张凤说:“末将听令。”

张凤说:“黄飞虎力大无比,又收了我百炼锤,看来不能以力相抗。你可以在黄昏时分,传令三千长箭手,二更时分领到大营,听梆子响,一齐放箭,射死反贼;将级献上朝歌请功,才能确保无事。”

萧银领令出府后,自己琢磨:“黄将军以前在都城时,我在他麾下,承蒙他提携,推荐我升任将职,没有把我当作不肖之徒看待,现在我点了临潼副将。我怎么敢忘记他的恩情,忍心让恩主一门遭受横祸呢?我于心何忍!”

萧银随即改扮行装,秘密来到黄飞虎营前问:“可有人吗?”巡营军说:“你是谁?”

萧银回答:“我是旧日门下萧银,特来报机密重要情报。”巡营军急忙进营报告。

黄飞虎命令:“赶快让他进来。”萧银暗地里参见,下拜说:“末将原是老爷旧部下萧银,蒙老爷点临潼关;今日张凤秘密命令末将二更时,带领弓箭手,射死老爷满门,将级献上朝歌请功,末将自思:岂肯做欺心之事,有伤天道!因此改扮行装,先来报知。”

黄飞虎听后大惊,说:“多谢将军盛德!否则黄门老少将死于非命了。实在感激不尽!事不宜迟,将军有什么办法救我?”萧银说:“大王请上马,领车辆杀出临潼关,末将开关等候。事情要抓紧,恐怕走漏了消息。”

黄飞虎等急忙上骑,各持兵器,喊声杀来,势如虎猛。当时正是初更时分,还未到二鼓,士卒都未有准备。萧银开了锁栓,黄家众将一拥杀出关门去了。

且说张凤正坐在厅上,忽报:“黄家众将闯关杀出去了!”

张凤声嘶力竭地叫苦说:“是我用错了人!萧银原是黄飞虎的旧将,今天串通黄飞虎斩关落锁而去,情殊可恨!”张凤急忙上马提刀来赶黄飞虎。不防萧银乘马隐在关旁,听到马铃响处,料是张凤来赶,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张凤骑着马刚出关门,萧银一戟刺张凤于马下。

话说萧银杀了张凤后,赶来黄飞虎的马前,大叫:”黄老爷慢行!末将萧银已刺死了张凤,大王前途保重!末将如今已将临潼关的扎板下了,命令士兵将道路堵死,恐怕有追兵赶来。等到他们现时再打开土板,可以拖延时间。等他们追来时,大王已经走远了。这一别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尊颜了!”

黄飞虎称谢说:“今天的恩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彼此分别后各走各的路。后来萧银要会在“十绝阵”内出现。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黄飞虎离开了临潼,走了八十余里,来到了潼关。潼关的守将陈桐得到了探马回报的消息:“黄飞虎带着家将已经到了关口,扎下了营寨。”

陈桐笑道:“黄飞虎啊,你原来指望成汤的王位能坐到千秋万代,没想到今天也轮到你了!”他传令:“把人马排开,让鹿角挡住他们欲经过的咽喉要道。”陈桐全身披挂整齐,准备擒拿黄飞虎。

话说黄飞虎扎了营寨,问:“守关的主将是谁?”周纪回答:“是陈桐。”黄飞虎沉默了很久,长叹一声说:“从前陈桐在我麾下,因为犯了军令,本来应该斩示众,但众将都请求饶恕他,后来准许他立功赎罪;现在他调任在这里,与我有嫌隙,一定会报复昔日的怨恨。该如何应对呢?”正沉思间,只听外面喊声震天。

黄飞虎骑上神牛,提枪来到营前。只见陈桐耀武扬威,用戟指着他说:“黄将军请了!你昔日享受王爵,今天为何私自出关?我奉了太师将令,等你很久了。你不如早早下马,解往朝歌,免得我们费事。”飞虎说:“陈将军说笑了!世事如梦,人情冷暖,都是世间常情。昔日你在我麾下,我并没有异心,对你像亲兄弟一样;后来你犯了罪,是你自己的错,我也听从众将的意见免了你的罪,立功赎罪,我也不是没有恩惠给你。今天你当面侮辱我,莫非是要报昔日的怨恨吗?快放马过来,你我交战三合,如果你赢了,我就下马受缚。”话音刚落,他摇枪直取陈桐。

陈桐举戟迎战。两员大将骑马交锋,双双兵器相交,好一场激烈的大战!话说二将各执武器,往来冲杀,二十个回合过去了。陈桐敌不过黄飞虎的勇猛,料想不能取胜,掩戟拔马就走。

黄飞虎的愤怒直冲云霄,他大喝一声:“我一定要抓住这个贼人,以泄我心头之恨!”他催促着前任来。陈桐听到后面的意铃声响起,他知道是黄飞虎追来了,于是他挂下了画戟,取出了火龙标,这是一个异人秘密传授给他的,出手生烟,百中百。一标打来,黄飞虎叫声:“不好!”但他躲不过去,一标从肋下打来。可怜的是,万丈神光从此灭,将军撞下战驹来。

黄飞虎被火龙标打下五色神牛。黄明和周纪看见主将落马,他们催马向前,大叫:“不要伤害我们的主将,待我来!”两骑马、两柄斧飞来直取陈桐。陈桐急忙用画戟架住,飞彪将飞虎救回时,已经死了。二将与陈桐作战,他们恨不能将陈桐碎尸万段。陈桐掩一戟便退,二将为飞虎报仇,催马赶来。陈桐又标打来,把周纪一标,将他的脖子打通,落马。陈桐刚回马想要取级时,早被黄明马到,奋力与陈桐作战。陈桐见已战胜二人,便回军掌鼓进营去了。

此时,飞彪把飞虎的尸骸救回了。三子见父死大哭。黄明将周纪也停在荒郊草地。众家将都感到伤感。众将见死了二人,心里无计可施,前进没有去路,后退没有归途,像是羊触藩篱,进退两难,正在慌乱之间。

在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正坐在碧云床上修炼元神。突然,他心中一惊,手在道袍袖里掐指一算,已经知道了黄飞虎正身处厄难之中。于是,他急急忙忙命令身边的白云童子:“快去请你师兄过来。”白云童子立刻请出了一位道童,身高九尺,面色白皙如羊脂,目光炯炯有神,身形矫健如虎,走起路来如豹。他的头上梳着抓髻,腰间束着麻缘,脚上穿着草履,来到云榻前跪下,口中问道:“师父,您唤弟子有何吩咐?”

清虚道德真君说:“你的父亲有难,你赶快下山走一趟吧。”黄天化问道:“师父,我的父亲是谁?”真君回答:“你的父亲就是武成王黄飞虎。他现在在潼关,被火龙标打死了。你此次下山,一是要救出你的父亲,二是要与你父亲相逢,日后在周国辅佐王业。”

天化听罢日:“弟子因何到此?”真君日:“那一年,我往昆仑山来,脚踏祥云,被你顶上杀气冲人云霄,阻我云路。我看时,你才三岁。见你相貌清奇,后有大贵,故此带你上山;今已十三载了。你父亲今日有难,该我救他。所以我教你前去。”真君先把一个花篮儿交给天化,又给了黄天化一柄剑,吩附说:“快去救你的父亲。”天化想要再问,真君说:“如果遇到陈桐,须得如此如此,才可以保护你父出潼关。不许你一起去西岐,送你父出关后立即回来,以后终有相会的时候。”

黄天化领师父严命叩头下山了。出了紫阳洞,天化借土遁往潼关而来,度如同风一般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