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封神榜西周伐纣by西风瘦马TXT > 第41章 众妖降临鹿台(第1页)

第41章 众妖降临鹿台(第1页)

话说韩荣得知文王聘请了子牙辅佐周国,急忙修书差遣官员送往朝歌。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城内,差官前往文书房交付本函。那日负责阅览本函的官员乃是比干丞相。比干看到此本,对姜尚辅佐周国的章节陷入沉思,他若有所思,叹息道:“姜尚素来抱有大志,如今辅佐西周,其野心不小。此本不可不奏。”

比干怀抱奏本前往摘星楼等候旨意。纣王宣比干进见。纣王问:“皇叔有什么奏章?”

比干上奏道:“汜水关总兵官韩荣上奏一本,言说姬昌礼聘姜尚为丞相,其志不小。东伯侯已在东鲁之地造反;南伯侯在三山之地驻扎兵马;西伯姬昌若有变乱,此时正是刀兵四起,百姓思乱。况水旱灾害不时生,百姓贫穷,军队疲惫,国库空虚。而且闻太师远征北方,胜败未分,真是国家多灾多难,君臣焦虑的时候。希望陛下圣明裁决,请旨定夺。”

纣王说:“等朕临朝,与众卿家共同商议。”君臣正讨论国事,只见当驾官奏报:“北伯侯崇侯虎听候旨令。”

纣王命传旨:“宣侯虎上楼。”

纣王问:“卿有何奏章?”

侯虎报告说:“我奉命监造鹿台,整造了两年零四个月,现在已经完工了,特来回复您的命令。”

纣王非常高兴,“这个鹿台如果不是你的努力,终究不能如此迅完成。”

侯虎说:“我日夜督工,怎么敢懈怠玩乐,所以工程才能这么迅完工。”

纣王说:“现在姜尚相周,他的志向不小,现在的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计谋,可以除去姬昌这个大患?”

侯虎奏报说:“姬昌有什么能耐!姜尚算什么人物!井底之蛙,见识短浅;萤火之光,亮度不远。他名为相周,就像寒蝉抱在枯杨树上,不久就会一起灭亡。陛下如果出兵攻打他,会让天下诸侯耻笑。依我看来,他没什么能为。希望陛下不必与他计较。”

纣王说:“你话很好。”纣王又问:“鹿台已经完工了,我要亲自去观看。”侯虎奏报说:“特请圣上前往观看。”

纣王非常高兴,说:“两位可以先往台下,等待我和皇后一同前往。”纣王传旨:“排起銮驾前往鹿台玩赏。”

话说纣王与妲己乘坐着七香车,由宫人侍女簇拥着,来到了鹿台。这鹿台果然华丽无比,两人下车后,两边有人扶着他们上台。这台上真是瑶池紫府、玉阙珠楼,简直像蓬壶方丈一般。台上的所有建筑都是用白石砌成,周围则是由玛瑙装饰。那楼阁重重叠叠,绿瓦檐碧瓦,亭台一个接着一个,全都镶嵌着金环,雕琢着各种兽马图案。大殿当中摆放着几样明珠,一到夜晚就会出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殿。大殿的左右两侧全都铺设着美玉和黄金,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比干随着纣王的队伍在台上参观,看到这华丽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叹这台上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也不知道陷害了多少无辜的冤魂屈鬼。又见纣王携妲己已经进入内庭。比干看完鹿台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且说妲己与纣王在台上痛饮。纣王对妲己说:“爱卿曾说鹿台建造完成后,会有神仙、仙子、仙姬前来行乐。现在台已经建造完成了,不知神仙、仙子们是否能够日日前来?”

这句话原本是当时妲己为了与玉石琵琶精报仇,将此鹿台图献与纣王,想要陷害子牙,所以用一些邪言迷惑纣王;谁料到纣王却当真了,想要见到神仙和仙子们。妲己只好含糊其辞地回答:“神仙和仙子们都是清虚有道之士,只有在月色圆满、光华皎洁、碧天无云的时候才会来到这里。”

纣王说:“现在才是初十日,预计十四、十五日的夜晚,月华圆满时必定光辉照人,那时必定能够让我见到神仙、仙子们吧!”

妲己不敢再辩解,只好随口答应。如今纣王在台上贪图欢乐淫乐无度,从来都是福多者有福报生,无福者则妖孽广积,奢侈淫乱那是丧身之药。纣王日夜纵欲肆无忌惮。

妲己自从纣王要见神仙、仙子之类,就感到非常挠心,日夜不安。这一天是九月十三日,三更时分,妲己等到纣王熟睡,将元神出窍,一阵风声后,来到朝歌南门外,离城三十五里轩辕坟内。妲己的元神到达这里,众狐狸一起前来迎接。又见九头雉鸡精出来相见。雉鸡精说:“姐姐为何到此?你在深院皇宫享受无穷的福气,何曾思念过我们在这里凄凉!”

妲己说:“妹妹,我虽偏爱你们,每天陪伴天子,夜夜陪伴君王,不曾不思念你们。如今天子造完鹿台,要会见仙姬、仙子;我想了一个计策,想起妹妹和众孩儿们,有会变化的,或变成神仙,或变成仙子、仙姬,去鹿台享受天子九龙宴席;不会变化的,就安守本命,在家看守。等到那一天,妹妹带着众孩儿们来。”

雉鸡精回答说:“我有一些事情,不能领席;算起来只有三十九名会变化的。”

姐己吩咐完毕,风声响起处,依旧回到宫中,进入自己的本窍。纣王大醉,哪知道妖精出入,一夜无话到天明。

第二天,纣王问妲己说:“明天是十五夜,正是月圆的时候,不知群仙能不能到来?”妲己奏道:“明天准备三十九席佳肴美馔,分为三层摆放在鹿台,恭候各位神仙莅临。陛下如果能会见这些神仙,寿命将无止境。”纣王闻言大为欣喜。他问道:“神仙降临,可以指派一位大臣斟酒陪宴吗?”

妲己回答:“必须找一位大量大臣,才能陪席。”纣王说:“满朝文武之中,只有比干胸怀宽广,量大才高。”于是传旨:“宣亚相比干。”不一会儿,比干来到鹿台下朝见纣王。纣王说:“明天我命令皇叔在群仙宴会上陪席,月亮上弦时分,你在台下等候旨意。”比干领了圣旨,心中却疑惑不定,不知道如何陪神仙。他长叹一声:“这个昏君!社稷岌岌可危,国事日见颠倒,现在又痴心想会神仙,这简直是妖言惑众,哪里是国家吉祥的征兆!”比干回到家中,心中忧虑却不知如何是好。

且说纣王次日传旨:“准备筵宴,台上三十九席要朝上摆列,十三席一层,摆列三层。”纣王吩咐完毕,心满意足地安排好了一切。他期盼着太阳不要迅西沉,而月亮则快快升上东天。九月十五日傍晚,比干穿着朝服在台下等候旨意。此时太阳已经西沉,月光从东方升起,纣王大喜过望,仿佛得到了无数的珍珠玉器一般。他携着妲己登上鹿台,看到那九龙筵席,真是琳琅满目,珍馐美味无比。酒席已齐备,纣王和妲己进入内室坐下来欢饮,静候神仙降临。妲己奏道:“但群仙至此,陛下不可出面相见,以免泄露天机,日后诸仙可能不再愿意降临。”

纣王说:“御妻之言有理。”话音未落,已将近一更时分,只听得四下里风声大作。

这些轩辕坟内的狐狸们,吸取了天地间的灵气,采聚了日月的精华,有的已经活了一二百年,有的甚至活了三五百年。如今,它们都化作了仙子、仙姬和神仙般的体像前来。那些妖气瞬间遮住了明月的光芒,狂风大作,如同虎吼一般。只听台上飘然落下一些人形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下渐渐显现出他们的身影。

妲己轻声提醒纣王:“仙子们来了。”纣王隔着绣帘偷看,现这些仙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袍子,有的戴鱼尾冠,有的戴九扬巾,有的戴一字巾,有的像陀头打扮,有的扎着双丫髻;其中还有盘龙云髻如仙子、仙姬一般的美人。

纣王心中大悦,只听一位仙人开口道:“各位道友,大家好。”众仙回答道:“今天承蒙纣王设宴款待我们这些神仙于鹿台,实在是感激不尽。但愿我们的国家能够:国祚千年胜,皇基万万秋!”

妲己在帘内传旨道:“宣陪宴官上台。”比干走上台去,月光下仔细一看,果然非同凡响,每个人都显得仙风道骨、长生不老。他心中想道:“这事实在难以理解!他们的形象如此真实,而我比干只得向他们行礼。”其中一位道人问道:“先生是什么人?”

比干回答道:“我是亚相比干,奉命陪宴。”道人说道:“既然我们有缘相聚于此,那就赐你一千年的寿命。”比干听后心中疑惑。这时妲己传旨道:“斟酒。”比干手握金壶,将三十九席的酒都斟完。他身为宰相却不知道这些狐狸的底细,只觉得怀中的金壶十分沉重。这些狐狸们全然不惧,虽然外表已经变成了人形,但狐狸的骚臭却难以掩饰。

比干闻到这股气味后心中暗自叹息:“神仙本应该是六根清净之体,为何现在却散出如此难闻的气味!”他正沉思间,妲己命陪宴官再奉一杯酒。比干依次为每席再奉一杯酒,自己也陪喝一杯。比干的酒量有百斗之多,所以随酒奉过了一回。妲己又下令道:“陪宴官再奉一杯。”

比干每一席又是一杯。诸妖连饮两杯。这两杯酒是劝酒。诸妖的酒量不同,量小的无法承受这种劝酒的压力,纷纷现出了原形。妲己却不知好歹,只想要给她的子孙们吃喝,没有想到这酒作起来,小妖们都顶不住,都要现出原形来。

比干奉第二层酒的时候,第一层的尾巴都拖了下来,原来都是狐狸尾巴。

此时正是月圆之时,比干看得清清楚楚。他心中追悔莫及,暗暗叫苦。他心中想道:“我身为宰相却见到妖怪叩头行礼,真是羞死人了!”此时的比干闻着狐骚臭难以为继,心中暗暗切齿。妲己在帘内看着陪宴官奉了三杯酒后,见小狐狸已经醉倒了,如果再现出原形就不好看了。于是妲己传旨道:“陪宴官暂且下台去,不必奉酒,任凭众仙各自回归洞府去。”

比干领了旨意,郁郁不乐地离开了内庭。他经过了分宫楼、显庆殿、嘉善殿和九间殿,殿内有一些官员在宿夜。他出了午门上马,前面有一对红纱灯引路。还没走两里路,前面就有火把灯笼和锵锵作响的马匹,原来是武成王黄飞虎在巡逻和监督皇城。比干上前,武成王下马,惊讶地问比干:“丞相有什么紧急事情,这个时候才出午门?”比干顿足道:“老大人!国家混乱,邦国倾覆,各种妖怪纷纷扰乱朝廷,这可如何是好!昨晚天子宣我陪仙子、仙姬宴会,果然有一更月上,奉旨上台,看到一群道人,分别穿着青、黄、赤、白、黑衣,也有些仙丰道骨的样子。谁知道原来是一群狐狸精。那些精连喝了两三大杯酒后,把尾巴挂了下来,月下明明的看得很清楚。这样的光景,该如何是好!”

黄飞虎说:“丞相请回府,末将明天自然会有办法处理。”比干回了自己的府中。

黄飞虎命令黄明、周纪、龙环、吴乾:“你们四个人各带二十名健卒,散在东、南、西、北四个地方;看那些道人出哪一门,一定要追踪他们的巢穴,一定要真实回报。”四将领命离去。武成王回府。

且说众狐狸酒在腹内,闹腾起来,架不得妖风,起不得朦雾,勉强架出午门,一个个都落下来,拖拖拽拽,挤挤挨挨,三三五五,拥簇而来。出南门,将至五更,南门开了,周纪远远的黑影之中,明明看见。随后哨探:离城三十五里,轩辕坟傍,有一石洞,那些道人、仙子,都爬进去了。第二天,黄飞虎升殿,四将回令。周纪说:“昨晚在南门,探得道人有三四十名,都进了轩辕坟石洞内去了。探的是实情,请令定夺。”

黄飞虎立即命令周纪:“率领三百家将,尽带柴薪,塞住石洞,将柴架起来烧,到下午再回来令。”周纪领令去讫。守门的官员报道:“亚相到了。”飞虎迎请到庭上行礼,分宾主坐下。茶喝完之后,黄飞虎将周纪一事说明。比千大喜称谢。二人在此谈论国家事务。武成王设宴款待比干丞相传杯相叙,不觉就至午后。周纪来见,“奉令放火,烧到午时,特来回令。”

飞虎说:“末将同丞相前往如何?”比干说:“愿意随车驾前往。”二人带领家将,同出南门,三十五里,来到坟前,烟火还未灭。黄将军下马,命令家将把火灭了,用挠钩把狐狸精钩搭出来。众家将领命。且说这些狐狸,吃了酒的死也心甘情愿,还有不会变的,却全都死在了一个洞穴里。

众家将不一会儿将这些狐狸出,只见那焦毛烂肉,臭不可闻。比干对武成王说:“这么多狐狸,还有没烧焦的,挑拣好的,将皮剥下来,缝制一件袍袄献给皇上,用来迷惑妲己,使那些妖魅不安于君前,必然会引内乱;使天子醒悟,或许知道贬谪妲己,也可见我们的忠诚。”两位大臣共同商议,非常高兴。饮后醉倒而散,各归府邸。古语说:不沾惹闲事,终究无麻烦;就怕你招揽灾祸,祸及自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