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封神榜西周伐纣by西风瘦马TXT > 第16章 殷雷二将追太子(第1页)

第16章 殷雷二将追太子(第1页)

话说雷开带着五十名军卒,如闪电一般往南都追赶,风雨无阻。夜幕降临,雷开命令:“你们饱餐一顿,连夜追赶,料想距离不远。”军士们服从命令,吃饱喝足后继续追赶。即将到二更时分,军士们因连续几天跋山涉水,每个人都疲惫不堪,几乎要从马上掉下来。

雷开暗想:“夜里追赶,只怕已经追过了头,如果殿下还在后头,而我们却跑到了前头,这不是白费力气吗?不如暂且休息一晚,明天精力充沛再继续赶路。”于是叫来左右随从:“往前边看看,有没有村庄?先暂时休息住一个晚上,明天再继续赶路。”

众军卒因连日来追赶得十分辛苦,巴不得能够歇息一下。众人高举火把和灯球,照向松阴密布的前方,看到以为是村庄,认真再看现那是一座庙宇。军卒回来禀告:“前边有一座古庙,老爷可以暂住一个夜晚,明天早上再续行程。”雷开说:“这个倒好。”

和众军卒一起来到庙前,雷开下马,抬头观看,只见庙门上悬挂着的牌匾上写着“轩辕庙”三个字。里边并无庙主,军卒上前推开门,众人一齐进到庙内。火把一照,只见圣座下睡着一个人,睡得正香甜。雷开走上前去仔细看,心里一惊,原来这个人正是殿下殷洪。

雷开叹息道:“如果再继续前行,还真的就错过去了!这也许就是是天意吧。”

雷开叫道:“殿下!殿下!”

殷洪正在浓浓的睡意之中睡得正香,听到了叫喊猛然惊醒过来,只见灯球火把照耀下,一簇人马正拥塞在眼前。

殿下认得是雷开,殿下叫道:“雷将军!”雷开说:“殿下,我奉天子命令,特来邀请殿下回朝。百官都有保护殿下的奏本,殿下可以放心。”

殷洪说:“将军不必再说了,我已完全知道,料想不能逃脱这场大难。我死也不惧,只是一路行来,狼狈不堪,现在难以行走。请你把你的马让给我骑一骑,你意下如何?”雷开听后,忙回答说:“臣的马请殿下骑上,臣愿步行跟随。”

当时殷洪离开古庙上马,雷开步行押后,前往三叉路口而去。

再说殷破败骑着马,一路向东鲁的大道赶来。行走了一两天,抵达了风云镇。再往前走了约十里,便看到了八字形的粉墙和金字牌匾,匾上写着“太师府”。殷破败勒住马,仔细看去,原来这是商容丞相的府邸。他迅下马,步行进入相府,去拜见商容。

商容是殷破败的座主,而殷破败是商容的门生,因此他下马谒见商容。但这时他并不知道商容和太子殷郊正在厅上用餐。作为门生,殷破败并没有通报一声,就直接走到厅前,就看到了殷郊殿下和丞相正在吃饭。

殷破败上厅说:“千岁,老丞相,末将奉天子的旨意,来请殿下回朝。”

商容说:“殷将军,你来得正好。我想朝歌有四百文武,就没有一位官员直谏天子,文官不敢开口,武将不敢说话,都是爱惜官位贪图俸禄,成何体统!”丞相起脾气来,骂不绝口!

再说殿下殷郊,战战兢兢,脸如金纸,向前说道:“老丞相不必大雷霆之怒,殷将军既然奉旨前来捉拿我,想来此次一去必无生路。”说完悲哭不已泪如雨下。

商容大呼道:“殿下放心!我老臣的事还没完成,如果见到天子,自有话要说。”叫左右槽头:“收拾马匹,打点行装,我要亲自面君去解决这件事情。”

殷破败见商容没有得到宣召自往朝歌见驾,恐怕天子罪责。殷破败说:“丞相请听我说,卑职奉旨来请殿下回朝,可以同殿下一起先回,在朝歌等候;丞相略迟一步再回。见门生先有天子而后私情,不知道丞相可以容纳我说的话呢?”

商容笑着说:“殷将军,我明白你说这句话的意思:我要同行,你恐怕天子会责怪你有容情之罪。算了,殿下,你就先同殷将军回去,老夫随后便会赶到朝歌。”

殿下离开了商容的府邸,行行走走,两眼里泪水不停。商容便对殷破败说:“贤契,我明明白白的把殿下交与给你,你千万别为了贪功劳,做出有伤君臣大义的事情,那就罪不容诛了。”

破败点头说道:“门下领命,怎么敢恣意妄为!”殿下辞别了商容,同殷破败上马,一路往三叉口行来。

殷郊在马上暗想:“我虽然身死已经不可避免,但是还有兄弟殷洪,还有申冤报恨的机会。”

行走了不止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三叉路口。军卒报告了雷开。雷开到了辕门来看时的时候,看见殿下和殷破败都在马上。

雷开道:“恭喜千岁回来!”殿下下了马进营,殷洪正在帐上高坐着,听到兵士报告说:“千岁来了。”

殷洪听到这话,抬起头上看时,果然看见了殷郊。殷郊在这里又见到殷洪,顿时感觉心如刀绞一样痛苦,心里像是被油煎一样难受,赶紧走向前去,一把抱住殷洪,放声大哭道:“我们兄弟两人,生前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天地!分东南各自逃走,仍然不能逃脱,竟然落入网罗!两人都被擒捉,想报母亲戴天之仇的愿望,一时化为乌有。”

兄弟两人顿足捶胸,伤心欲绝,“可怜我母亲死于无辜,孩子亡于无罪!”

两位殿下的悲伤啼哭,三千士卒听到了都觉得心酸难过,伤心落泪。殷、雷两个将领迫不得已,只得催动人马往朝歌回来。

殷、雷二将捉获得两位殿下后,回到朝歌城外,安下营寨。两将进城回旨,心里暗自欢喜成就了功劳。有探马报到武成王黄飞虎帅府来,说:“殷、雷两位将领已经捉获得两位殿下,已经进城回旨。”

黄飞虎听到报名后大怒说道:“这两个匹夫!你们只想着成就自己的功劳,完全不顾及成汤的后嗣,我要叫你‘千钟未享餐刀剑,功未褒封血染衣!’命令黄明、周纪、龙环、吴炎:“你们去帮我传请各位老千岁与诸多文武,全部都到午门会合齐聚。”四将领命去了,黄飞虎上了坐骑,径直走向午门。刚刚才下了坐骑,就看见众多文武官员纷纷从各自的府邸赶来,他们听到了捉获了殿下,全部来到了午门。不久,亚相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上大夫胶鬲、赵启、杨任、孙寅、方天爵、李烨、李燧,文武百官相见。

黄飞虎说:“列位老殿下,诸位大夫,今日安危,全依赖丞相、列位谏议定夺。我是武臣,又不是谏议官,只请大家早点商议好计策。”正议论间,只见军卒簇拥二位殿下来到午门。百官上前口呼“千岁”。

殷郊和殷洪两兄弟泪流满面,他们大声哭喊着说:“各位皇伯、皇叔以及诸位大臣!请可怜可怜我们成汤的三十一世孙,我们即将遭受屠戮。自从我正式登上东宫之位,我并没有失德。即使有过错,也不过是被贬谪,不至于身异处。我恳求你们念在国家社稷的份上,保住我的生命,这对我来说是无上的幸运啊!”微子启安慰道:“殿下,您不必担心。这么多的官员都有奏章保荐您,料想您应该不会有事的。”

这时,殷、雷两位将领走进寿仙宫回禀纣王,纣王说:“既然已经抓住了这个逆子,就不必先来见我了,立刻在午门处斩,收尸埋葬后再回禀我。”

殷破败上奏道:“我还没有得到行刑的命令,怎么敢擅自处决呢!”纣王就用御笔写下“行刑”两字交给殷、雷两位将领。殷、雷两位将领捧着行刑的旨意,迅走出午门。

黄飞虎一看到他们,心中就燃起了怒火,他站在午门正中,挡住了两位将领,大声呼喊道:“股破败!雷开!恭喜你们擒获太子有功,杀害殿下有爵!只怕你们官位高了必定出现危险,地位重了身体病危!”殷、雷两位将领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只见一位名叫赵启的上大夫走上前来,劈手一把将殷破败捧着的行刑旨意拿在手里撕扯得粉碎。

赵启高声大叫:“昏君失道失德,匹夫助恶行凶,自古以来,谁敢捧旨擅自杀害东宫太子!谁敢手执宝剑妄杀储君!像现在朝延纲常大变,礼义全失!各位老殿下,各位大臣,午门不是议论国事的地方,大家一齐到大殿去,敲响钟鼓,恭请圣驾上朝,大家都要不怕冒犯天子颜面大胆直言谏议,以定国家根本。”

殷、雷两位将领看见了众官员的激变,不再顾及朝廷礼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黄飞虎又命令黄明、周纪等四将,守护住殿下,以防遭到暗害。这里有八名奉御官把两位殿下绑缚起来,只等待行刑的旨意,却没有料到一众官员会阻止。

且说众官员一起上了大殿,敲响了钟鼓,请天子升殿。纣王在寿仙宫听见钟鼓的声音,正想传问是什么情况,只见奉御官奏道:“全朝文武官员请陛下登殿。”

纣王对妲己说:“这个时候应该没有别的事情,只是因为逆子的事,是文武百官想要保护逆子。应该怎么处理呢?”

妲己奏道:“陛下传出旨意:今日斩了殿下,百官明日上朝。一面传旨,一面催促殷破败抓紧时间执行后回旨。”

奉御官传下旨意,百官无可奈何无计可施,纷纷议论不能决断,也不敢散去,他们又不知道行刑的旨意已经到了午门。

上天垂现异象,注定兴亡衰败!因为两位殿下是“封神榜”上写有名字的,这个时候自然不是该命绝的时候。这时有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只因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杀戒,在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的圣人元始天尊关闭了讲座,不阐道德;两位仙人无事,闲时游乐三山,兴游五岳,这时脚踏祥云,在朝歌上空经过,忽然被二位殿下顶上出的两道红光把两位大仙脚下的云光阻住。

两位仙人于是拨开云头往下观看,只见午门之处杀气连绵,愁云集结。两位大仙已经知道事情原由。

广成子赤精子说:“道兄,成汤王气即将衰终,西岐那方圣主已经出世。你看那一群人众之内,绑缚的那两个人,红气冲入天霄,实在是命不该绝;何况他们都是姜子牙帐下名将,你我道心无处不慈悲,为何不救一救他们呢?你带一个,我带一个回山去;以后让他们去助姜子牙成就功名,东进五关,也是一举两得的事。”

赤精子说:“这话有理,千万不可迟误了。”广成子忙唤黄巾力士:“给我把那两位殿下抓回山去听侯旨意!”黄巾力士领法旨,驾起神风,顿时只见尘土飞扬,飞沙走石,一片天昏地暗;一声大响如同崩开华岳、崩塌泰山一样,吓得周围的三军、执刀的士卒,还有监斩官殷破败,都用衣袖掩住脸面、抱头鼠窜。

等到风声平息之后,两位殿下已经不知哪里去了,现场失去了踪影。这个突然间生的情况,吓得殷破败魂不附体、惊恐万分。午门外众军齐声呐喊。

黄飞虎在大殿读诏才商议纷纷,听到喊声,比干正想问什么事情呐喊。有周纪跑到大殿飞报黄飞虎:“刚才突然刮起一阵大风,香气飘飘,飞沙走石,对面都不能看见人影,只听到一声巨响,如同天崩地裂,吓得三军执刀士卒和监斩官殷破败用衣挡脸抱头鼠窜。当大风过后两位殿下已经不知去向了,此事异常奇怪!”

文武百官听了出现这样的怪事,都满心欢喜,不禁感叹着说道:“天不灭亡含冤的皇子,地不灭绝成汤命脉。”

文武百官脸上都露出欢喜之色,只有殷破败慌慌张张连忙进宫去启奏纣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