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封神榜西周伐纣TXT > 第87章 姜子牙金台拜将(第1页)

第87章 姜子牙金台拜将(第1页)

诗:

金台拜将若飞仙,斗大黄金肘后悬。

梦入熊罴方实地,年登耄耋始朝天。

延绵周室承先业,树列齐封启后贤。

福寿两端人罕及,帝王师相古今传。

话说子牙看见捉到了洪锦,料知龙吉公主必定成功。于是将洪锦放到了丹墀上。不久,龙吉公主进入相府。子牙向她致谢,道:“今日公主立下大功,都是国家和民众之福。”

公主回答:“自下高山以来,还没有为丞相立下半点功劳。今日捉了洪锦,全凭丞相处置。”说罢,公主回到净室歇息。

子牙令左右将洪锦推至殿前,质问:“你这逆天行事之徒,何曾想过有今日之祸?”随即命令:“推出去斩示众!”监斩官为南宫适,正待行刑,忽见一道人急匆匆赶来,气喘吁吁地大喊:“刀下留人!”

南宫适见状,不敢轻举妄动,急忙进相府禀告:“启禀丞相,末将欲斩洪锦,忽遇一道人来阻,声称‘刀下留人’,但未说明缘由。请丞相定夺。”

子牙传令:“请那道人进来。”不久,道人来到殿前,向子牙致礼。子牙问道:“道兄从何处而来?”

道人回答说:“贫道是月合老人。因符元仙翁说龙吉公主与洪锦有尘世姻缘,曾有红线之约,所以贫道特意赶来通报。同时也可助丞相兵渡五关,增添一臂之力。此事重大,丞相不可违逆天意啊。”

子牙暗想:“龙吉是蕊宫仙子,我怎么好与她谈论凡间姻缘?”于是令邓婵玉先告知龙吉公主,并将月合仙翁之意转达。邓婵玉领命进入内庭,向公主禀报此事。

公主听后,沉思片刻,问:“此话当真?”邓婵玉答:“月合仙翁说公主与洪锦有俗世姻缘,有红线之约,该有一世夫妻。现在在殿前和丞相商议这件事,所以丞相让我先来告知娘娘,然后可以当面商议。”

公主说:“我因为在瑶池犯了戒律,被贬下凡间,不能回归瑶池和母亲重逢。现在下山来,怎么又多了这一番俗世的冤孽,真是造化弄人啊!”

邓婵玉不敢出声表意见。这时,月合仙翁和子牙一起来到后厅。龙吉公主看到仙翁来了,见礼稽。

仙翁说:“今日公主已归正道,贬下凡间来就是要了却这一段俗世的姻缘,之后自然返本归元了!何况现在子牙拜将在即,到时兵进五关,注定公主与洪锦建立大功,垂名后世。等到功德圆满之日,瑶池自然会来迎接公主回宫,这也是天数,公主虽不愿,也需顺从。贫道受符元仙翁之命,所以不辞劳苦特来为公主做媒。不然的话,为什么洪锦刚要赴法行刑,贫道就到了,不迟不早恰逢其时,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可想而知不是巧合啊。公主应当听贫道说的话,不可误了佳期,否则罪孽更重。若公主错过此良缘,到时后悔不及,还请公主三思而行。”

听了月合仙翁一番话,龙吉公主长叹一声:“谁料到会有这段冤孽纠缠!既然仙翁掌管人间婚姻之册,我也不能勉强推辞。但凭两位主持。”

子牙与仙翁大喜过望,于是放了洪锦,用药为他疗伤。洪锦回营后招回了季康等人马。几日后,洪锦与龙吉公主喜结连理。

洪绵与龙吉公主成了姻亲,是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

西岐城的众位将领,已经做好了向东进的准备,各种军需物资都已经齐备,只等子牙上奏出征表。

某日,武王设宴早朝,他说道:“有奏本的上奏,若无事则早朝结束。”话音未落,姜丞相已捧着出师表走上前来。

武王命令接上表来,奉御官将表文放在御案上。武王仔细阅读完毕,沉思半晌。

武王说:“相父的这份表,虽然说纣王无道,为天下人所共弃,理当征伐,但先王曾有遗言:‘切不可以臣的身份去征伐君王。’今日这事情,孤王将会成为后世议论的口实。更何况我有违先王之言,称之为不孝。纵使纣王无道,他仍是君王,我如果起兵征伐他,便称之为不忠。我与相父应共同守住臣子的本分,等待纣王改过自新,不也是好事吗?”

子牙说:“老臣怎敢辜负先王之托?但天下诸侯都已公告于世,控诉纣王的罪行,纣王的德行已经不足以使他再君临天下,诸侯们已经联合起来,在孟津集结,展示天威,兴起安抚百姓、讨伐罪人的正义之师。而此前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等都已来文书知会此事。如果哪一路诸侯不来,先问违抗之罪,然后再伐无道昏君。老臣担心误了国家大事,因此上表请大王定夺,希望大王明察决策。”

武王说:“既然他们三路诸侯都想要征伐成汤,那就随他们去。我和相父守住本土,尽到做臣子的本分:上不失为臣之道,下可以遵循先王的遗命。这样不也很好吗?”

子牙说:“天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之灵,人应聪明睿智,成为元后,元后才能成为百姓的父母。如今商王残害百姓,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罪行累累,皇天震怒,命我朝先王讨伐。只是大功尚未告成。现在大王出兵吊民伐罪,正是代天行罚,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若大王不顺从上天之意,那才是真正的罪人。”

只见上大夫散宜生上前奏道:“丞相说的是为了国家的忠义良谋,大王不可不听。现在天下诸侯会兵孟津,如果大王不派兵响应,就不能取信于人,那样众诸侯都不服,必然会怪罪我们国家助纣为虐。如果众诸侯因为这个原因移兵前来问罪,到那时我们反而自取烦恼。况且纣王听信谗言,屡次征伐西土,使黎民百姓惊慌失措,文武官员疲于奔命。现在刚刚安宁不久,又动天下之兵,这是无穷的祸患。以我之愚见,不如依从相父的建议。统领大军前往孟津与各路诸侯会师商郊,观察政局变化。若纣王能改过自新,那天下百姓都能蒙受其福;若他不知悔改,那时再出兵讨伐也不迟。这样既不失信于诸侯,也不会给西土带来灾难;上可以尽忠于君王之道,下可以尽孝于先王之命,这才是万全之策。请大王深思。”

武王听了散宜生的一番劝解后,甚为喜悦,于是说:“大夫所言极有道理啊。不知需要派遣多少人马前往?”

宜生奏道:“大王进军五关,必须拜丞相为大将军,授以黄铖、白旄,总理大权,专门处理征伐大权,才可方便适宜行事。”

武王说:“就按大夫你说的办,任命相父为大将军,得专征伐之权。”

散宜生又启奏道:“从前黄帝想要拜风后为将,必须筑造将台,拜告天地、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着兵符,像推轮一样完成拜将之礼。”

武王说:“所有事宜,都由大夫来负责。”

武王散朝后,散宜生又到相府祝贺,百官都感到高兴。众门人也都很喜欢。散宜生第二天到相府对姜子牙说,让南宫适、辛甲去岐山监造将台。于是两人来到岐山,挑选木料、砖石等材料,限期开工。经过一番努力,一座宏伟的将台完成了。两人回来向姜子牙汇报。

散宜生进入内宫回奏武王说:“臣已经按照旨意监造将台完毕,选择吉日良辰,于三月十五日请大王亲自到金台,拜姜子牙为相父。”武王同意了,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与此同时,姜子牙在三月十三日任命辛甲为军政司,并让他在帅府悬挂“斩法纪律牌”,让所有人都知道军纪的重要性。辛甲领命后,立即在帅府挂出了这块牌子。

纪律牌上写: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上面列出了各项规定,让所有大小将领都清楚明了。只见各条款列写在后:

第一:闻鼓不进,闻金不退,举旗不起,按旗不伏,此为慢军;犯者斩。

第二:呼名不应,点视不到,违期不至,动乖纪律,此为欺军;犯者斩。

第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度,声号不明,此为懈军;犯者新。

第四:多出怨言,毁谤主将,不听约束,梗教难治,此为横军;犯者斩。

第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哓詈军门,此为轻军;犯者斩。

第六:所用兵器,克削钱粮,致使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敝,此为贪军;犯者斩。

第七:谣言诡语,造捏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将士,此为妖军;犯者斩。

第八:奸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士卒,互相争斗,致乱行伍,此为刁军;犯者斩。

第九:所到之地,凌侮百姓,逼淫妇女,此为奸军;犯者斩。

第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级,以为己功,此为盗军;犯者斩。

第十一:军中聚众议事,近帐私探信音,此为探军;犯者斩。

第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为背军;犯者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