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在线观看 > 第2页(第1页)

第2页(第1页)

  已经将亲人埋在一个的山包之下。当时,为了得到一块立锥之地以便埋葬亲人,他们兄

  弟二人曾经苦苦哀求一个大户,遭到断然拒绝。此时,幸亏这块山坡地属于一个积德行善

  的人家,他们才就此千恩万谢地葬下亲人。

  这段往事,对于朱元璋创巨痛深。以至于数十年后,他已经当了皇帝,然而每每触及

  此事,仍然号啕痛哭,不能自已。并且多年不许臣民为自己庆贺生日,原因是会令他想起

  父母死时的惨状。

  这一年,朱元璋16岁。

  不久,十里八乡之内,连树皮草根都被吃光,朱元璋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在此

  后的八年佛门生活中,至少有三年以上,他是在云游四方、托钵化缘中度过的。这种和沿

  街乞讨差不多可以等量齐观的生存方式,可能是在中国观察人间冷暖、体会世态炎凉、领

  略人类各色嘴脸的最好方式。很久以后,朱元璋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曾经万分感慨地形容

  自己:&1dquo;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具体遭遇,而其饥寒交迫、身体与心灵备受煎熬的情形却可见一斑。

  倘不是身陷绝境,一般人不会走上这条道路。

  其次,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将人逼上的绝境的概率大大增加。

  一个或许不需要怀疑的情形是,经历过这种残酷生存方式打磨的人,比较起来,更容

  易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形。

  用今天的事情形容,那些为了讨回自己的工钱甚至不惜自戕的民工,大约是他们之中

  最为良善的一端;而那些于绝望之中铤而走险,充斥于当今各类传媒的犯罪报道,则告诉

  了我们另外一端的情形。这使我们比较容易理解,那些缺少人文主义情怀的城里人,为什

  么会更多地成为这些犯罪的牺牲。

  由上述种种回到朱元璋身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肯定在他心

  理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深藏于他的潜意识当中、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开

  的心结。这是一个不能碰的死结。它不停地释放着巨大而可怕的能量。至高无上的皇权与

  帝国政治制度,则使这种能量变得无法阻挡,一路横扫过去,邪恶而且畅通无阻,令一切

  触及者必遭塌天大祸。

  这可能是我们理解这位大明帝国开国皇帝诸多行为的背景与心理基础之一。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一再有机会看到,太多的帝国施政与此相关,太多的人为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