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林致结局 > 第97页(第1页)

第97页(第1页)

在这般的时间,她自然要忆起李俶。昔日在广平王府,他每每执笔批卷,繁忙辛劳,她则卷书在侧相伴,风淡云轻的,一页页翻看着,室内只焚着若有似无的淡香,恰如那些时日,一抹抹的,从指缝里悠悠滑走;不经意间与他视线相接,他便搁下笔,含笑扯过她手中半卷书,同看页……那日她久坐站起,不想晕倒下去,将他吓得不轻,熟料竟是怀有身孕了,他那欣喜之色,她从未见过——他素来无论喜忧,总是淡的,惟有那一次,真是喜至极处。

已是多久远的事了,现在想起,如在昨日。勿庸置疑,他是待她极好的。而素瓷,更是肯将命舍出予她。

她合眼欲寐去,依旧如数日来一般,辗转中似眠非眠,隐约中更漏一声长似一声。冬夜耿耿漫长,地笼熏烤下室中虽然温暖,口里却焦渴难耐,便低声唤值守宫女奉茶水。

一盅茶很快递入帐帷,她半觑着眼,随手端起喝下,却是冰凉的,于这渐来渐深的寒冬中,由喉至腹,冷彻通透。她打个寒噤,将茶盅重重搁于榻旁,忖着殿中宫女由何灵依教导,做事向来谨慎仔细,不该如此。事情虽小,她可不计较,然在这宫中若不谨慎从事,些须极小差错,便会要去活生生花蕊般性命,她不能不好好嘱咐那值守宫女一番。于是对帘外道:“当值宫女,报上名来。”

帐帷外沉默许久,不见回答。

沈珍珠心头纳罕,亲自去掀那帐帷。帐帷流苏溢彩,来回织数层的云绵,提到手中沉甸甸的,正隔着帷内帷外两重光景,连稀疏的月光,都不易透入。

她怔住——帐外并无宫女。

惟在侧旁,月影斑驳,一人身量高伟轩昂,听到身后动静,缓缓的转过头。

沈珍珠肃音低声:“是你?”

“皇宫内苑,殿宇良多,真是教人好找。”他诮笑,又正声:“我来看看你。”

“怎么不是来取我性命、兴师问罪么?”她讥言。

他沉默,似乎在寻觅适合的言辞,说道:“……你的伤,无碍吧。那样的事,决不会再发生。关于,叶护,是我错怪你。”

“原来可汗漏夜造访,只为道歉而来,”沈珍珠眸光四转,昏暗中见两名值守宫女斜倚在地,“你,把我的宫女怎么样了?”

“不过让她们多睡几个时辰而已,”默延啜不紧不慢朝她走近几步,“广平王殿下将你藏掖得好紧,我差些未得进来。”

沈珍珠省起身上只着中衣,霍的放下帐帷,“既然道歉已过,可汗可以离开了。”

默延啜停下步,隔着这帐帷,看不见他的身影,更遑论知其表情神色,沈珍珠一颗心只呯呯乱跳,虽是明知默延啜决不会做出她所不愿之事,仍是紧张之至。

然而,她紧张什么,害怕什么?连她自己亦不知。

“我特地向你辞行,”默延啜声调如常,他本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之回纥王者,无论说甚做甚,都该是这般笃定。然而这句话听在沈珍珠耳中,仿佛有一些特异的异常,就如骑射,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由提弓、搭箭、中靶,一气呵成,是由无数历练而来,那旁人精精计较的每一分姿式,于他们都是惯性使然,若真要他们一板一眼摆来,仍是神箭手,却失了精髓。

于是她不由自主问道:“回纥有事发生?”

默延啜不答。

沈珍珠狐疑不定,莫非……面前帐帷忽的一晃,左手吃紧,被死力箍着,唇上灼烫,他的唇密密覆盖于她的。

她大惊大窘,正要奋力挣扎,他已松手、离唇。

一切干净利落,仿佛甚么也没有发生。

他离她这样近,虎瞳下深邃的光泽,似乎曾有焰火喷涌,终于还是一点点掩埋下去。

他极力调匀气息,说道:“回去之前,我会送你一样礼物。”

第二日,沈珍珠才知默延啜为何要回返回纥。果然被她当日在平远茶楼不幸言中——突厥残部与回纥西北的黠戛斯人乘默延啜不在回纥之际,联兵南下,两个月内连破回纥边碍三城,若再下比尔兰斯城,过吉尔吉斯河,则富贵城危殆。

默延啜虽已回返回纥,然据闻叶护及所率三千铁骑,并未随行,仍留于洛阳,以助唐军平叛。

沈珍珠只是奇怪,以默延啜之自负,以他那睥睨天下的霸气,就算敌军已过吉尔吉斯河,他当是遇敌越强,他亦然越强,决不会畏缩怯怕半分。然而在那晚,她分明感受到,他的犹豫与不确定。

默延啜所言“礼物”,也迟迟未到。

沈珍珠时而想起默延啜那晚说这句话的神情,是认真而又决然的,让她心惊魄动。这份“礼物”,勿论她收与不收,他必然都是要送出的。

他言出必行,虽至今未到,定在离开长安时早就筹划完毕。

这份“礼物”,决不是一枚玉饰、一柄香扇、一阙小诗。

默延啜,自有他行事的方式。

朝惊云气遮天阁

再过三天,沈珍珠终于收到默延啜所称“礼物”。

一只狭长锦盒,午后悄然置于妆台上,下压信笺。沈珍珠问遍左右,谁也不知这锦盒、信笺何时由何人放上妆台。

沈珍珠展开信笺,只廖廖八字:“大礼奉上,望如卿意。”她从未见过默延啜汉书,不知此信笺是否由他亲笔所写,然笔法遒劲,力透纸背,已不是寻常书法功底。

那锦盒宽不足三指,长一尺有余,拿在手中不甚沉重。沈珍珠略掂掂份量,倒是暗笑——莫非是甚么珠宝项饰之类,默延啜真是在中原呆得久了?

窍笑中随手打开锦盒,不禁呆了呆。

锦盒里静静平躺着一枚箭。

一枚精致的白羽箭,箭长五寸,精钢箭头,荆木箭杆。这种箭沈珍珠见得多,当年与李俶郊外游乐,便常以此种箭支习靶。朝廷对百姓习箭从未明文制止,故而此箭市井与兵器坊都有制作,且制出之箭,相差甚微。换而言之,这只是长安城中处处可见的一枚最普通的箭羽。

然而这决不是一枚普通箭羽。沈珍珠由锦盒中将箭拿出,箭杆微微扭曲,是被人使用过的。她执着箭,手指由杆身缓缓滑至箭头,指尖一挑,触到箭头细如游丝一抹血迹!

她手微微发颤,何灵依却急急奔入室内,向她禀报一件甫方发生的大事——裴昭仪被刺身亡!

说来也要怪裴昭仪时运不济、噩运当头。

今日张淑妃率后宫诸妃嫔赴大慈恩寺烧香礼佛,沈珍珠本也应当随行,只因近日气温骤降,李适早起发热咳嗽,淑妃特命沈珍珠不必跟从。李适之病症近午时才稍减症状,淑景殿一班子宫女、嬷嬷前后侍候,忙得上窜下跳,甚是混乱,故而那锦盒何时被人送来无人知晓。

淑妃一行十数名妃嫔在晋南坊大慈恩寺礼佛、听经、布施、服用斋饭,一切都十分顺当满意。临到乘辇回宫,裴昭仪辇舆不慎被挂破一角垂帘。张淑妃便力请与裴昭仪换乘辇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