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星星会唱歌钦点废柴 > 第37页(第1页)

第37页(第1页)

  “我见过,直接把招工牌子挂在车外面,跟我长大的小姐妹初中毕业就是这样来这边的。”

  这种招工模式多靠同乡间互相介绍,每年源源不断向大城市输送廉价劳动力。

  徐方亭酸溜溜的,那年暑假她还“斥巨资”给孟蝶买了桶装泡面,路上六七个小时,她总要吃东西,要知道平常她们最多买实惠的袋装版。

  今年暑假她也差点上了那样的旅游大巴,决然想不到会跟一个承包大巴的人和平对话。

  徐方亭不太想跟人诉穷,谈韵之也不是一个合适对象。

  气氛因为差距变得艰涩。

  谈韵之也有点干巴巴地说:“要是通动车就好了。”

  幸好两人之间有一个小孩,徐方亭拉过谈嘉秧的手说:“谈嘉秧,走,跟阿姨一起叠衣服。”

  *

  出这天,徐方亭也给自己准备一桶泡面。大巴车属于私人运营,一般只是象征性进站接客,出了站沿路66续续捎上人。

  此时属于回乡淡季,徐方亭找出两个月前大巴车的名片,提前一天联系上司机,正巧路线经过榕庭居附近那条双向8车道的大道,可以在路边上车。

  这天早上,5点多天光蒙蒙,徐方亭上车时,已经坐了七八个人。

  车厢内透着一股皮革混合清剂的异味,徐方亭本不晕车,这会也给爆出一身鸡皮疙瘩。

  找了中段靠窗位置坐下,徐方亭调整空调,想眯一会回笼觉,大概刚出太亢奋,没睡成。

  她塞着耳机,眺望窗外,老旧矮楼偶尔出现,像蛀齿在林立高楼中苟延残喘。

  大巴舒适度远不及谈家人的私家车,却是她花钱购置的一小席空间,短暂属于她,这才是她可把握的生活。

  大巴渐渐接满人,徐方亭搂紧自己的背包,跟着车身颤晃,迷迷糊糊睡过去。

  到达舟岸市已近中午,徐方亭乘公车去人民医院。这一路公车穿城而过,可以抵达她的高中,但她中途便下车了。

  徐燕萍已经在医院蜗居三月,估计下周可以出院,但徐方亭没有假期,就连这一次回来,徐燕萍嘴上也说不需要。

  “回来呆的时间还没搭车多,留那几百块车费买点好吃的吧。”

  徐燕萍这套说辞从她上高中就说到现在,当她坚持说要回时,徐燕萍倒也没反对,只说“你想回就回吧”。

  当徐方亭真的出现在病床边,徐燕萍笑出泪花,问她搭车累不累。

  徐方亭说还好。

  家里条件请不起护工,平常徐方亭舅妈来陪护。徐方亭舅舅天生跛脚,四十多岁才跟这个没了老公的女人结婚,两人平时在家务农,加上照料她哥拿点生活费,因为自己没有孩子,日子还算凑合。

  可舅妈劳动力比舅舅强,总想回田里做工,舅舅一个残疾男人又不方便照顾徐燕萍,三个人间经常吵架,又改变不了局面。

  这下徐方亭暂时来接班,舅妈得空回家一天,便当着她的面说:“亭亭,你劝劝你妈,平常多吃点青菜。不然整天便秘,开塞露都不管用,还得我上手给她抠。你说我容易吗?”

  徐燕萍撇开徐方亭叫道:“天天清水煮菜是人吃的吗,一点味道没有猪都吃不下,让你给我放点辣椒不放。”

  徐方亭腹背受敌,一边是自己亲妈,一边是不可或缺的亲人,头皮麻道:“妈,你就配合一下吧,生病的人怎么能吃辣椒呢。早点恢复,早点回家。”

  她起身说送送舅妈,把人哄到门外,掏出准备好的5oo红包,塞给舅妈。

  双方一阵推让后,舅妈笑笑接下了,说:“你妈快出院,我也快可以解放一半,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徐方亭又说了不少好话,把人目送进电梯。以前都是别人给她红包,让她好好读书考大学,徐燕萍也是这么欲迎还拒收下。时移世易,她已经是个可以独立挣钱的成年人,是时候模仿其他成年人的角色,融入人情社会。

  这晚打理好徐燕萍,徐方亭躺到过道的折叠床上,听徐燕萍复述住院日常,知道舅妈辛苦,可她更苦,忍不住埋怨几句。

  徐方亭默默听着,以前徐燕萍不会跟她说太多家庭琐事,叫她只管好好读书,现在她没书读了,好像一下子长大,有权利参与纷争和知晓秘密。

  徐燕萍说完家事,又问:“你东家对你好吗?”

  徐方亭回过神,说:“挺好的。”

  沁南市的生活似乎让她更有抓住命运的实质感,她可以自己赚取生存的资本,可在医院她无能为力。

  “是个怎样的家庭?”

  “有钱,房子很大,竟然真的住在电视剧里那种漂亮房子。”

  徐燕萍说:“你看的跟我不是一个频道,我就爱看农业频道,感觉跟我们仙姬坡的没什么区别。”

  徐方亭笑着侧躺,折叠床尖锐嘎吱,但她姿势没摆好,只好再嘎吱几下。

  徐燕萍又问:“一个月到手有多少?”

  徐方亭咬咬牙,减掉一部分:“……三千六七。”

  “三千六七……”徐燕萍似乎有点失望,女儿一向是她的骄傲,没想到兑换价值如此低微,不过她很快振作,“没关系。孟蝶当初出去还没有这个数呢。你跟她见过吗?”

  “还没空,等国庆再看看。”

  “听她妈说谈有男朋友,也不知什么时候结婚,她妈说太远了,不想给她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