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朕不堪大任原名叫什么 > 第118頁(第1页)

第118頁(第1页)

他像是東郭先生救下的狼,不僅不知感恩,甚至還覺得誰都欠了他,攪亂了謝家和睦,罵了人家的子女和姨娘,以致害了人家的性命,壞了謝家安生。

這還不止,他還不知羞愧、不知收斂、不去彌補,他還想要以謝家嫡長子的身份進入朝堂接近皇帝,以此尋機報仇,全然不顧若是失敗,謝家滿門都要受他牽連喪命。

謝家是他的恩人,他卻把自己活成了謝家的債主。

偏偏從前竟從未覺得有哪裡不合適。

三年前意外失憶,此後這三年時間裡,謝緣君如今回想起來也覺自己厚顏無恥,竟然還曾疑惑過為何母親不親近他、為何謝雲閒疏離他、為何謝淮清看似和氣實則總顯露出擠兌。

過了三年沒有攜帶仇怨的日子,大前年的年底開始被陛下吩咐抄經書,去年年初陛下雖調他回了翰林院、也不再罰抄經,但大抵是抄慣了,謝緣君迄今仍保持著每日抄經的習慣。

——三年時間,無數眾生小的經文,謝緣君本就越發平和,如今恢復記憶,明明事情都還記得,但竟只剩下對從前的自己無法理解、羞愧難當。

他當年若是想死,自可有千百種方法尋死,可他沒有,只將滿腔怒火撒到了他的恩人家人身上。

石雁回死後,他若是有心彌補,自可有無數時間機會行動,可他卻連一句致歉都未曾當面說出口過。

他想報仇,可謝家憑什麼被他拉下水,他竟把自己活成了水鬼而不自知。

若是雙親知道,必然後悔當年相求謝照古救他。

謝緣君擦拭著匕,不知不覺竟是淚流滿面。

——何止恩將仇報,他害死的還是他的親小姨。

昨夜他恢復記憶、刨根究底,謝照古說著,提及了此事。

這位年幼時走丟、被家中棄之不管的小姨,謝緣君曾聽母親說過。小姨走丟時,他母親也尚且年幼,哭求無用、被強拉上赴往地的馬車後,便是姐妹永別。

謝緣君記得,母親曾因為他喜歡吃某道尋常人都不愛的菜而潸然淚下,說小姨年幼時也喜歡這菜。

母親那般想要再見見小姨卻沒有機會,而他當年……明明就看到了石雁回的臉、有過她與自己母親容顏神似的念頭,卻未曾深想,反而因此覺得是母親被冒犯了、氣急敗壞。

他親口逼死了他的小姨。

何其可恨。

謝緣君放下擦拭匕的布,拿過連夜寫好的絕筆信,緩緩擦去淚水。

他報不了仇了。

他不可能再恬不知恥地用謝家人身份去嘗試報仇,也不可能對當今陛下下手、成為全天下的罪人。

沒有了目標,卻還有虧欠,可無以為償,只能以命抵命、也不再給謝家添麻煩。

謝緣君抬起匕,朝心口狠狠刺下。

……

皇宮之中,承恩殿內。

蘭微霜和謝淮清清晨起身,吃過早膳後,蘭微霜叫人去丞相府宣口諭。

聽了口諭內容,九思表情無法言表,老老實實辦差去了。

然而出宮一趟,口諭並未宣成,九思匆忙回宮稟報,說是謝緣君在房中自盡了!

蘭微霜和謝淮清俱是一愣,心想這口諭是他們昨晚才定下的,謝緣君不至於能提前收到消息、悲憤自盡吧……

不過謝緣君自盡沒死成。

他奄奄一息的時候正好傳口諭的九思一行到了,而謝緣君給自己心口那一刀正常來說本是對準了的,大夫處理完傷口後表示估摸著是謝緣君的心臟較常人而言偏了點,所以匕刺得也偏了,又發現得不算晚,便僥倖留了一命,只是往後身體會是大不如前。

蘭微霜聽完之後,心想果然是原書主角,「心臟長偏了」這設定都有。

雖然不知道謝緣君為什麼突然自殺,但既然人沒死,那旨還是要宣的。

謝緣君的存在對蘭微霜而言是個「隱患」,對謝淮清來說是個芥蒂,所以蘭微霜考慮過後,還是打算把謝緣君指派遠一些、不再留在馥城。

但也不能「天高皇帝遠」那般方便萬一恢復記憶的謝緣君搞事情,所以蘭微霜打算派謝緣君出海——海上不方便搞事,說不定還能讓謝緣君發揮一下主角光環給大夏從海外淘點鮮東西回來。

不過對時下朝臣而言,這指派出海、不著天不著地的,跟流放也差不多了,海上一卷浪過來能不能安全回來都不知道,必然不是個好差事。

反正九思聽到這個旨意時,第一反應是陛下雖然願意抬舉謝大將軍,但也不願謝家太過壯大,這皇后之位可以給,但前朝謝家勢力也壓制,可陛下捨不得壓制謝大將軍,索性就對謝家長子謝緣君下手……

雖然九思出宮這一趟沒宣成口諭,但畢竟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奉命親臨,謝照古在確認謝緣君沒有生命之憂後,在臨近午時入宮求見、為耽誤了陛下聖諭告罪。

蘭微霜不疾不徐說了聲平身:「謝緣君如何了?」

謝照古恭敬地回道:「已無大礙,謝陛下掛念。」

蘭微霜點了點頭,又淡然問:「他為何突然自盡?」

謝照古提了一口氣,遲疑幾息後道:「這……老臣也不知,只能待緣君自己醒來後再問問他,大抵是年輕人突然想不通罷了,望陛下恕罪。」

謝緣君留下的絕筆信,謝照古自是看到了的,但不便同蘭微霜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