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作者猫猫要吃鱼 > 第8页(第1页)

第8页(第1页)

  “我下田回来开门时撞到了门后的大嫂,我大嫂当时怀着孩子,现在孩子流掉了。家里人都说这是我造成的,所以要把我的小儿子赔给我大嫂。

  可是我的小儿子乖巧可爱,小妇人舍不得母子分离。除此之外,小妇人觉得我大嫂流产的事情可能还有点蹊跷,小妇人虽然不懂医术,但是却知道孩子流产后妇人下。体会流血不止,可是。

  所以小妇人恳请杨大夫随我走一趟,看看我大嫂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没的。”

  原主当时很慌乱,不过文姜仔细回忆当初的画面,还是被她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且不说当时曹氏反常的行为,别人不清楚,原主还不知道曹氏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多期待么。距离生产不久,她这段时间连吃饭都是在自己屋里,怎么可能天快黑了反而到了大门口。

  被原主撞了后,曹氏身下确实留了很多血,但是文姜回忆,当时的血颜色有点不对,具体她说不上来,但她肯定这里面有猫腻。

  杨大夫摸着胡子沉思了一下,“小六子,拿上药箱跟师傅我走一趟。告诉你大师兄二师兄不要偷懒,好好留在医馆给人看诊。”

  身旁名唤小六子的药童应了一声,连忙去外面拿诊箱。原来当初跟着杨大夫一起上山被文姜救了的学徒叫小六子。

  文姜这边进展很顺利,苗家那边情况也不错,昨天三个哥哥去了族里,跟族人商量他们老苗家嫁出去的女儿被欺负了要带人打上门去,众人一开始有所犹豫。

  不过当看到苗家二哥拿出的文姜做好的胭脂给族人看了看之后,今天不但苗老头这一支的本家人连外姓都跟着来了不少人。

  苗家沟里姓苗的人家不少,不过也仅占了一小部分罢了。之所以叫苗家沟,据说是因为是苗家的祖先先找到这里的,这个村子便以苗家的姓氏命名。

  两波人午时前后在李家村外的路口汇合,很快来到了老李家。

  好戏正要上演。

  第5章

  李家众人正围在屋子里一边吃晌午饭一边说话。

  之前跟村里其它人家一样,李家也是一天吃两顿。可是眼下红梅挣钱了嘛,在她的要求下,李家也学着镇上人家开始一天三顿饭。

  “奶奶,你说二婶的娘家人会不会不同意我们过继长寿啊,他们会找上门来吗。”红梅心里有两分不确定,重生回来后她过的一直很顺利,做胭脂,结交顾家,寄卖胭脂,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就是在过继这事上出了岔子。

  她没想到二房的她那个只知道埋头做活沉默寡言的二婶这次竟然这么刚硬。

  “你放心吧,这事族里都做主了,凭她苗氏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她那娘家不会替她出头的。再说了这是我们老李家的事,哪里有别人插手的道理。”李方氏笃定的说道。

  李方氏这个人,别看表面上也就农村一普通老妇罢了,实际上为人精明得很,否则老李家也不能出了村里唯一一个童生。

  可是她也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几斤几两,考上童生就到头了,更进一步是不可能了。

  考上秀才还有娶个富家女儿的可能,可是童生算什么呢,也就唬唬村里人。

  大儿子奉武从小身子弱,家里的田地也指望不上他。

  老李家好几亩的田平时都是李老头一个人耕种,可等老李头干不动了呢。

  所以李方氏千挑万选给她定了大山里苗家沟苗家的女儿做儿媳。

  山沟里的女人没那么金贵,不像他们李家村,肯下田干活的妇人没几个。

  文姜的娘苗郭氏生了三儿一女,所以文姜这生儿子的事上八九不离十。

  当然能生儿子的女人多了去了,李方氏选中文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苗文姜天生力气大,百十来斤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从小跟着她爹和哥哥们一起下地,侍弄庄稼的本事一点不比几个哥哥差。

  还没及笄的时候,苗家沟内外打听她的便不少。

  不过文姜及笄正相看人家那一年,苗家却出了点意外。苗家沟唯一的一头牛在轮到老苗家使用时,苗家人没牵住,让牛跑去了深山里。

  村里人去山上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找回来。

  当时整个苗家沟就这么一头牛,是村里最宝贵的财产,老苗家却给弄丢了。在村里闹了个没脸不说,还要赔钱。

  为了给三个儿子娶上媳妇,苗家还欠着不少外债呢,哪里来的钱赔牛。不得已之下,只能对外放话,想娶他们家的姑娘可以,拿1o两银子的聘礼来。

  多少农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下几个钱,苗家这话一出来,纵使看上文姜的不少,上门提亲的却没了。

  不过这却没吓跑李方氏

  当时她早已找人仔细打听过了苗家沟这个经常跟着家里兄弟下地的姑娘。

  她算了算,1o两银子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等李老头干不动了,家里每年请短工都是一不小的银子。把苗家女儿娶回来,可以干好几十年的活呢,比每年请短工划算的多。

  所以尽管老二李奉文不同意,他喜欢的是村里吴家的小女儿,娇俏可爱又识字。跟男人一样下田干活的男人婆,他怎么可能看得上。

  但是外人不知道,家里人自己还不清楚么,但凡李方氏决定的事谁能改变得了。

  所以李家就这样花了1o两银子把苗文姜娶了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