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21岁退休回家种田了晋江 > 第12节(第1页)

第12节(第1页)

从旁边堆着的10型双色育苗盘其实也能看出林斐的打算,这个大学生是准备到时出手接近开花期的大苗的。

一般来说,杨关这边的种苗市场分成两部分,大多都是出售长四到六片真叶的幼苗,这种菜苗买回来直接种下,后续成活率非常高,而且还省了自己直播后间苗的功夫。

不过,也有小部分是做大苗生意的。特别是夏季瓜果菜,大苗的苗龄一般都超过30天,农户买回来种到地里,一个月就会进入开花结果期,非常省心。不过这种大苗生意做起来麻烦,投资产出比也比不上小苗生意,一般也就大公司搞点丰富丰富产品线,多的他们也不肯做。

樊昭空隙时间抬头看见妻子已经停了,他也缓下手上动作。

黄三婶非常清楚大苗要是养得好,直接跟后面挂果的质量产量挂钩。而他们夫妻俩做大棚菜生意也不过才十年,虽说经验可能丰富些,但在理论知识上肯定不如林斐这个专业出身的大学生。

“那你要是以后卖大苗,价钱上打算怎么卖?”黄三婶问。

林斐答:“看我的技术吧,育出来的大苗要是苗情好,价钱自然会上涨。”

黄三婶点点头。说的没毛病,但她怎么心底生出一丝不太妙的感觉?

具体怎么不太妙,黄三婶也说不上来,她冲林斐说:“那你点点吧,咱们算价钱。”

外婆外公也吃好晚饭,跑来二楼露台,正好能帮着林斐清点菜苗数目。

瞧着外孙卖苗赚钱,外婆她比林斐本人都高兴,她一边数菜苗,嘴巴还咧得老高。

此刻菜苗还没浇水,脱盆转移很轻松,而且强健丰富的根系把不会散开。

数菜苗时顺便把菜苗装到袋子里,数完林斐直起身,道:“秋葵苗一共是327棵,一棵按6元算。”

那边外公外婆他们两人数,速度要比林斐快一些,瞧林斐目光探去,外婆忙指着他们数的那一袋:“番茄苗是309棵。”

林斐:“一共是3816元,得先除去当时100块的定金,零头抹了,您再付我3700就行。”

樊昭喃喃:“还挺贵……”

黄三婶白他一眼,回来冲林斐说:“咱们当初说好的,我们全款购买你的菜苗。你给我个二维码,我把这3700扫给你。”

林斐出示二维码,3700元很快到账。

育苗小半个月了,林斐第一次赚到钱,还不少呢,才六百多株苗就卖了3800块,单价比他之前在大学时翻了一倍还多。

外婆也笑眯眯的,瞧着剩下那五千棵菜苗,更是笑得收不住。

外公他同样吃惊:“没想到做种苗生意这么赚钱啊?”满打满算,时间投入肯定没超一个月,最重要的是他估摸了下林斐每日平均劳动时间,差不多连四小时都不足。

“这生意可以啊。”外公这是彻底对林斐回来种地没意见了。

这边,他们二老正寻思着林斐的工作也不算辛苦呢,那边林斐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把特别急需换盆的菜苗先用泥炭土换盆,光是这一项工作,就忙到九点钟。

就在林斐换盆时,带着六百多株菜苗回自家大棚的黄三娘夫妻俩,到家也立马就开始收拾菜苗。

他们做大棚菜的生意十多年,购买种苗也有十多年了,还真第一次见着林斐家这么壮实的菜苗。

菜苗好不好,上面看茎叶,

有的菜苗上面茎也粗,叶也大,但,小苗在幼时根系就没长好,还能指望它长大了根系能高速吸收营养去?

有的菜苗是反过来的,曲,瞧着挺唬人,但其实不然。根系也分主根侧根和毛细根,而毛细根才是根系最主要吸收营养的地方,主根侧根那么多,但都偏木质化了,能吸收多少营养去?

买大苗,最麻烦的就是这点。种苗商为了能节省空间,在有限的地方种更多菜苗,一般苗根系可生长空间都很少,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主根侧根旺长、木质化,影响到毛细根的数量。

但林斐的菜苗简直就是满分答卷!

上面茎叶粗壮肥厚,来的种植中分化出足够多的毛细根,而短粗的主根侧根也能高效传输和积累养分。

“科班出身,一出手啊就知有没有,”刚在林斐家没来得及这样细致观察苗情,现在回到自家大棚一棵棵把菜苗往地里种时,樊昭才意识到林斐家菜苗的不凡。

樊昭冲远处的妻子大声喊:“咱们是不是买少了?后面要不等他出手大苗,咱们再买一批,现在先分开种?”

去之前,夫妻俩就嘀咕这些菜苗往哪儿种比较好。

平常黄三娘只管秋葵,樊昭只管番茄,秋葵番茄各种在不同的大棚里,方便管理和后续工作。

但这次买回来的菜苗可都是之前没种过的新鲜品种,夫妻二人也种出来跟市场常见品种果实不一样,等苗期管理和后续成熟采摘麻烦,路上就商量好了,种在一个大棚里头。

算算面积,一个大棚差不多正好够,秋葵种一头,番茄种另外一头。

黄三娘不满,大声吼老公:“早干嘛去了?当初买苗你说只买三百株,现在买回来六百株苗你嫌少,当初说好种一个大棚里方便隔离观察管理,现在你又要分开种?”

第15章

第二天,林斐就拿着到手还新鲜着的3700块钱开车去到镇上大采购。

林斐本想省点事儿,想想收拾泥炭的过程他就嫌麻烦,要不直接花钱买泥炭土算了?

没承想跑遍镇上所有农资店,竟然存货还不够他用。问得多久才能进货,店家则是摇头,说是再过半个月他们的总经销商才会过来送到下一批货。

没错,镇上一共5家农资店,全都是一家人!对应的,背后的总经销商也就那一家。

林斐只能把能买到的泥炭土全都买了,剩下不够的就得用松针土填补,顺便给自己将来翻修老宅多存资金。

好在松针土也是优质材料,处理好了,比泥炭更好用。

林斐先去百货店购买不同孔径的筛网,顺便让老板娘帮忙用剪刀剪出合适的形状。

随后又去唯一的那家建材店购买木方,顺便让老板帮忙切成合适的木条,再顺便用他的□□把筛网订上去。

哦,对了,顺便还跟建材店老板要了他已经看过的杂志用来垫钉子。

“你这小子,头脑还挺灵光。”建材店老板问林斐:“你是哪家的小子?怎么总感觉咱们是亲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