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庸人小心 殷木 > 第40章 那些事下(第1页)

第40章 那些事下(第1页)

三名同学的离开对于七十多人的大班级无疑是九牛损一毛,微不足道也无关痛痒,同学们依旧终日勤勉地埋头苦学。另外,班长在许老师催促下,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每年青年节学校都要举办的合唱比赛的相关事项。自初二开始,我不再热衷参加班上任何的集体活动。曾让自己殚精竭虑并享受的集体温暖已不复存在。任何吸引我为之煞费苦心的动力皆已消散。比如这次合唱,原则上是全班同学参加,而我和上学期的校运会一样直截了当地拒绝。每当第一节晚自习同学们去操场排练《军港的夜》时,自己能够光明正大的在校园里闲逛。而班上大部分人更专注于学习,对其它事情可以说毫无兴趣。加上艺术细胞含量可能较少,比赛成绩可想而知。

合唱结束没几天,我和聪聪漫步在散操和食堂回来的人群中回教室。路过人挤人的公告栏,从人缝中随意瞄了一眼,原来是学校决定成立兴趣社团,其中文学社将由翅膀担任第一届社长。当时翅膀她爸已经成为了县里分管我们学校的领导。许多交头讨论的同学认为这是负责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也就是我们班主任许老师给予的特别关照。毕竟司空见惯了他对年级组长的点头哈腰和阿谀奉承。

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因为刚好欣赏过拜读过翅膀表在县里创刊的一本杂志——《文艺南安》上的文章。由于爸妈都是县里文艺工作者,一直以来家中常备诸多县里出版的各种报刊杂志。我爸的诗文和我妈的散文均为县里的文艺工作贡献过茕茕荧光。至于翅膀的那篇文章,描写的是渴望破茧成蝶,寻求梦想的内心期望和活动。文笔流畅,忧怜而哀叹,不像是无病呻吟,是能予人以力量和希望之翼的。在我看来,立意和内容远比大多数同龄人更为成熟且不假大空。所以社长之职当之无愧。

月中,家里得喜,我爸因为优秀的能力被县里一家大型企业聘为总经理。上任的第一天,司机便早早在楼下等候,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安装车载显示屏的汽车。至于为什么能如此迅地了解这辆车的内在。原因很简单,周六晚在经常光临的其中一家网吧,我被开车来寻的我爸从网吧领出。我把当晚整个的经过表成一篇qq空间的日志,而且使用了一个博关注的标题——《第一次》:

星期六,晚,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非比寻常刻骨铭心的第一次。那一刻来得那般仓促,我无从准备。真的,紧张、忐忑又有些不安。

那是个雨声淅沥又寂寥的雨夜,我只身前往网吧。本来不想去上网,但答应了帮住校的同学给mp3下歌。可家里的电脑已坏,为了信守承诺才不得不来到网吧。由于下载完时间尚早,加上那么贫穷的自己不能浪费网费,便打开了魔兽。正玩到关键时刻,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炸响:你在干什么?我扭头一看,惊奇中没有意外,果然是我爸。然后惊愕呆愣的我,在众多陌生人的目送下随我爸走出网吧。

刚出门,我爸叫我上车,我认为没有当场飙在网吧将我暴打是为了顾及我的颜面,所以选择到车里打我。颤抖着上车没想到只是听到我爸轻飘飘的一句:我就知道你在上网,我都准备翻遍全城的网吧去找你,没想到第一家就找到了。随后他少见地对我调侃:你挺享受的,躲在在包厢里玩,还知道会下雨,带伞出门。我在副驾瑟瑟抖,一个字都不敢回。车类似于我心跳的度,一下子回到家。我站在客厅,接受了近一个小时的思想教育。说真的,这是我第一次被抓,十几年来的第一次。

在使用欺骗性的标题后,空间的人气果然得到极大地提升,访问量骤增,很快信息的小标志后显示的数字不断攀升:

赖菱先评道:“你爸又抓你了啊。”开玩笑,我这是第一次被抓;

隔壁县的牛奶调侃道:“每个人都有第一次,只不过你的稍晚一些。”看来他初中上网肯定被抓过;

外市念书的林湘抱怨道:“你就是个标题党,用这种标题来骗大家的关注。”

黄子孟则说:“我晕,我还以为是什么第一次。”

等。

还算收获颇丰,当晚的网没有白上。

从校园各处茂密的树丛间传出的肆意的蝉鸣总是在提醒着盛夏的炎热,同时警醒着每个学年的行将结束。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四季的分明变成以冬夏为主。期末考试前一礼拜,全年级各班都在紧锣密鼓地统计每一位同学高二的文理科选择。轮到我们班长问我填报的学科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出:“我选理科!”没和家里人商量,也没有过多思考自己适合以及擅长与否,我便莽撞地作出了该决定。仅从自己短暂地回想起初三时的学习情况而定,远的不谈,毕竟是近三年来自己成绩最好的时候。那时一直考第一的化学,以及恶补回来同样排名前几的物理,让我觉得理科的学习难度不大。只要高二随便划拉几下,自己完全能做到将成绩迎头赶上。而且全家都是教语文的老师,爸妈、外公、大舅、二舅都是,是时候要推陈出新一下。虽然文科类的学科也一直是我的强项。但依照当下心血来潮的判断,我毫不犹豫坚定地站在了理科面。

放学回家,我买了五根经典双喜,依次分给聪聪、老黄、洪博、金灿。

“你们都选了什么?我选的理科。”聪聪提问道。

结果除老黄外纷纷表态同是。于是他讶异道:“还会就我一个人选文科啊。”

“初三开始你就翻遍了学校周边所有书店的网络小说,你遍览群书,所以文科非常地适合你。”我逗老黄。

“你不也看了这么多小说么,你怎么不选文科?”老黄随即反问我。

“我觉得我在物理和化学上的天赋不能浪费了。”我开玩笑道。

熊熊立马接了一句:“我还觉得你最不要脸呢。”

众人一阵哄笑。

“林其羽她们选得什么?”我从笑声中想起什么,连忙问聪聪。

“林其羽和姜怡夏嫣都选择了文科。”

我对当年没有选择文科深感遗憾,倒不是成绩可能会更好,也不是现了自己其实对文科更感兴趣。而是文科班的女生显而易见更多,这是没有考虑到的。这说明做任何决定前还是要经过多方面地慎重考量。

之后一个礼拜,我仍旧没有怎么复习,反而和伙伴们多次激战在新近流行的澄海3c地图里。之所以有一种宽心且无所谓的心境,是因为自己把希望寄托在高二的理科上。仿佛一经选择,立马就和成绩的提高挂了钩。随后自己给自己营造出一个心安理得,做着和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也没有包袱的轻松氛围。我当时的心态就好比现今的某些人,在看过励志书籍和伟人传记,以及大量心灵鸡汤之后,顺带订下了无数计划目标,好像就努力过了一样。然后继续看剧玩游戏刷微博逛淘宝。后来我现原来目标与计划是需要付出努力才会实现或接近实现的,光靠耍嘴皮子和自己骗自己是完全行不通的。可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到现在才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