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炊金馔玉不足贵全文免费阅读无防盗 > 第42节(第1页)

第42节(第1页)

就在他们刚闪出来时,池小秋却正好迈出一大步,占了他们要跳进的去处。

木屐子有着厚厚木底,池小秋力道十足,往深水坑里一踩时,水花四溅,水光剔透,煞是好看,恰恰就落在他们崭新的绸子裤上。

其中一个小孩儿低头看了看自己湿哒哒的裤腿,黏在身上又冷又湿,上头阿婆刚绣的神气活现的大老虎,脏了整个脑袋,毛发淋漓,别提多难看了。

他瘪了瘪嘴,没忍住眼泪,哇得一声哭出声来。

池小秋哒哒连踩了好几个水坑,回转身来,朝着那几个雨水淋漓的混世魔王摆了摆手,心情十分愉悦。

梅雨季的雨丝总是细细的,在昏暗中错出参差亮光,可一转,又黯了下去,好似拆不出也拉不断,黏腻腻一张陈年旧蛛网一般,网住街前房铺、小摊、檐角、板门。

池小秋愈加困乏,不由打了一个哈欠。

之前钟应忱教她一首词,叫做“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池小秋便十分纳闷:“半夜不睡,他听这个作甚?”

到了柳安镇的五月,她总算知道了,芭蕉听雨,未必是因为那个劳什子风雅,可能是因为蚊子多,雨声吵。

这两日,她窗外的芭蕉叶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滴滴答答。雨滴从芭蕉叶上失脚坠下时,在阶下积了小水潭,引了一群的花脚蚊子过来,不知从哪个洞里钻进了屋子,咬得池小秋睡不着,只能和墙上饱餐的壁虎脸对脸,发了一夜的呆。

有人拦住她问:“小娘子可要买栀子花球?”

池小秋住了脚,看着素白花瓣上还滚着水珠的栀子花球,不由心生欢喜。

捧着这一枝花球,池小秋脚步轻快,往云桥边去。平时桥上摊子众多,可下雨时,便湿滑难行,因此摊子都往桥下河边撤去,一家家都支开了巨大油伞,柳丝原本垂得自在,这会没了荡荡悠悠的地方,只能委委屈屈软在伞上。

池小秋辨认了一会,便认准了那家支着七八把水碧大油伞的去处,上面还印着一个似书似画的池。

这伞是钟应忱专画了样子来,请了工匠制成的,一把要数两银子,心疼得池小秋恨不得将它们都收起来,自个站在那里去给客人挡雨。

快到六月里头,天竟然慢慢冷了起来,前些时候还恨不得穿了最轻薄的纱衣,这会就得在外头套上个夹的。过水凉面再也没人愿意点,倒是前段时候灵机一动,随手做出来的五香面,大受欢迎。

自来吃面喝汤,煮面的多在汤头上下功夫。熬了许久的海参火腿鱼翅,或是拿鸡鸭火腿吊出来的高汤,拿来煮什么都是能鲜掉下巴的。便是路边的小摊,也知道拿拆剩了的猪大骨或是未捋干净皮肉的鸡鸭残骨来吊汤头,亦或是磨成粉的河虾,撒进面汤里,也能提鲜。

薛一舌那番话给池小秋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既然能混上椒末和芝麻碎,是不是还能混上些别的?

池小秋将自己的存货都摆了出来,鸡肉,鱼圆子,小虾,直接混进去似乎不大好,便捡着精瘦精瘦地方的肉,一齐晒干了,同笋干和香蕈一起斩碎,放在臼里捣成碎末,最后池小秋尝了尝味道,又试着往里面放了些花椒末与芝麻屑。

最后得出的一捧粉末,同干粉一起拌匀了,用鲜汁来和面,最后制作出来的面香滑适口,去了之前煮面久怕面过软,煮面短又不能入味的苦恼。(1)

池小秋乐滋滋地数了数里面有多少种口味,最后决定,这面便取名,叫做八香面。

钟应忱听这名时,给她刻签子的手一顿,便划出一道印痕。

他又取了一个签子道:“这里头有山珍有河鲜,不如唤作八珍面。”

池小秋自家尝了一口,鲜味浓郁,便带着些期待,在食铺上推了出来。

如今来吃她家面的,最多的还是云桥左右人家,有小娘子携了伞过来,专为点上一碗五香面。

池小秋给她端上来,笑道:“回家时我改了改,又多添了些别的,如今就是八珍面了!今个是头一碗,不要姐姐你钱。”

小娘子眼前一亮,尝了一口,刚开始时还如同数着数一般,细嚼慢咽,到后头时,便顾不得什么颜面,大口将里头汤面都扒个干净。

这便是好吃了!

池小秋开开心心来收碗,却见小娘子望望碗里,又望望自己,红菱唇一抿,露出个伤心为难的神色。

池小秋一惊,却听小娘子捏着裙子角悲悲戚戚告诉她,从池家食铺在云桥开张这一个月来,她日日来吃,再上称时,比立夏称人时候,胖了五六斤。

池小秋安慰她道:“姐姐生的好看,便胖些也好看。”

小娘子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什么?我看着真的胖了?”

池小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