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小巷人家电视剧免费播放 > 第164页(第1页)

第164页(第1页)

  庄图南心想,人才,李家比咱老庄家更是人才。

  庄图南第一次上门,必须备礼,同事们纷纷为高龄未婚的组长出谋划策,给庄图南开了张清单,庄图南和李佳拿着单子跑了几次商场,买了两件羽绒背心、两条中华烟、一瓶五粮液、一条火腿、一盒蛋糕、几瓶护肤品等物,备了份中规中矩的礼。

  元旦杨浦区三室一厅的居里,爷爷奶奶,李父李母,叔叔婶婶,李佳李文姐弟俩,堂妹一家三口,庄图南共十二人把客厅挤得满满当当。

  火腿干丝、焖烧鸡翅、东坡肉、烤麸腐皮卷,菜品精致用心,庄图南还专门得了一碗女婿上门的糖汆蛋,一家人在饭桌上说说笑笑,气氛融洽。

  李父很感慨,“当年下乡时,规定知青一辈子只给两次探亲机会,不让随便回来,后来放宽了,有假就可以回来,再后来,囡囡和阿文前后脚都回来了,再过两年,我和囡囡妈退休了,也回来了。”

  叔叔道,“佳佳能干,还给你们在黄浦区买了房子。”

  婶婶酸溜溜道,“佳佳多少能干,还给阿文争来了小套间。”

  奶奶笑眯眯道,“小庄,侬晓得伐,囡囡买的房子在静安寺后头。”

  庄图南微笑点头。

  婶婶突然道,“毛头爸爸还没结婚时就上交了工资卡,小庄有没有帮佳佳供房子啊?”

  毛头是堂妹的小儿子,毛头爸爸是堂妹夫,婶婶这句话问得贴切刁钻,可惜庄图南和李佳都是经常和甲方、施工队掐架的高手,庄图南神态自若,李佳四两拔千斤地回复,“房子吃钱,我养房子,他养我。”

  叔叔笑眯眯地问,“佳佳,这套房是不是你和小庄的婚房啊?”

  庄图南不答而答,“我今天才晓得那套房在静安区。”

  一屋人闻言神色各异,堂妹夫有心帮庄图南解围,绕回了刚才的话题,“知青一辈子只能回来两次?”

  爷爷和李父一起点头,“政策规定。”

  爷爷看向庄图南,“小庄说他姑姑也是知青……”

  庄图南道,“是,我小时候没见过姑姑,一直到知青返城大潮后,我才第一次见到姑姑,再后来,高考完,见到了姑父。”

  小卧室里,堂妹半岁的儿子突然醒了,他见没人在边上,哇哇大哭起来,婶婶示意庄图南,“小庄,尿布就搭在架子上,你去帮忙换块干净的。”

  庄图南立即起身,进屋去给孩子换尿布。

  庄图南没有经验,不小心把屎蹭到了床单上,他赶紧叫了堂妹夫帮忙找出干净床单,换了干净床单后很有眼色地去厕所搓床单了。

  这段小插曲丝毫没影响屋内的氛围,客厅里依旧谈笑风生。

  。

  晚饭后,庄图南辞别长辈,自己回了出租屋,李佳把他送到门口,轻轻握了握他的手,转身又回去和家人聊天。

  有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有些困了,李佳李文也准备回去了——三室一厅住不下这么多人,李父李母在客厅打地铺,李佳姐弟必须回各自的出租屋和宿舍住。

  安置房偏僻,离公共汽车站也远,从安置小区到公交站的马路还没有完全修好,坑坑洼洼的,李父李母打着手电送儿女,一家人慢悠悠地边走边聊。

  李佳的语气很平和,拉家常一般开口问,“么得鱼,清蒸鱼、红烧鱼都没有,毛脚女婿上门要有鱼的,没鱼就是家里不同意,么得鱼,也没有红包。”

  李母道,“你婶婶说……”

  李佳慢悠悠道,“庄图南给了阿文和毛头一人一个红包。”

  李母呐呐地说不下去了。

  李文打圆场,“姐夫没有不高兴,他家不一定有这个风俗……”

  李佳笑笑,“他苏州人,又在上海待了那么多年……”

  李佳温温柔柔地抱怨,“他老师再三和他说,要有眼色,鱼端上来,要等岳父母先动筷,还只能捡尾巴上一小块吃一点,好啦,桌上么得鱼。”

  李佳笑着继续难,“一屋人,为什么让庄图南去洗碗、换尿布?还有,为什么要提我的房子?”

  李母打圆场,“毛脚女婿上门要有眼色的,就是要干家务的,小庄又不怎么说话,干点家务好啦。”

  李父面子下不来了,“囡囡,你是在怪你爸妈?”

  李佳默不作声,一家人继续向前走。

  李佳成年已久,在家中话语权越来越重,李父缓和了语气,“囡囡,今天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给你撑台面,不让小庄将来欺负你,叔叔婶婶和你们关起门再有矛盾,对外还是一家人。”

  李文也道,“姐,你自己买的房为什么不能说。”

  李母道,“佳佳,那套房要想做婚房也好的,将来一家人挤挤一起住,爸妈还可以照顾你。”

  李佳心中突然浮现出浦江小区窗外的天空,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李佳绕开地上一个坑,慢悠悠道,“我有位本科同学从国外回来,我们上海同学aa请他吃饭唱卡拉ok,我是班长,大家把钱交给我,我去前台付,庄图南递给我的钱是两份,他帮我在人前撑台面……”

  李佳委屈道,“他尊重我,你们真要帮我撑面子,就该尊重他,桌上没鱼、买汏烧这些事么得腔调的!”

  李母道,“你婶婶说,你妹夫还没领证就上交工资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