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小巷人家电视剧免费播放 > 第23页(第1页)

第23页(第1页)

  江南的盛夏酷热,做为考点的中学大门还没有开,校外的树荫下挤满了考生和老师们,学生们或兴奋或紧张,老师们依旧在争分夺秒地教导着学生们,传授考场经验、鼓励并稳定考前心态,尽最后的努力叮嘱、帮助学生。

  庄英出示监考证进校门前看到了这一幕,想到他自己班上的、即将进入不同考场的学生们,心有戚戚。

  一个教室三位监考老师,大家一起忙碌着考前准备工作——天气太热,教室里没有电风扇,老师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给考生们防暑降温。

  讲台桌面上摆着盛满凉开水的陶瓷杯,以备考生们口渴或脱水。

  黑板前的两把椅子上各有一只装满自来水的盆,考试中途,老师们会绞好毛巾,把凉毛巾分给需要的学生。

  教室前后左右的不同位置上摆放着装满水的脸盆,水气蒸,可以稍微降低一点室温。

  ……

  三位监考老师汗流浃背、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工作,尽力再托学生们一把。

  。

  教室窗外的树枝动也不动,一丝风也没有,蝉鸣声声,三位老师给考生们默默递了三天盛满凉开水的陶瓷杯、拧了三天毛巾,共同渡过了六门考试。

  最后一门考完,试卷交上密封,考生们收拾了纸,鱼贯而出。

  等学生们都离开后,另一位监考老师张老师感慨,“我连着监考三次了,给孩子们递水、递毛巾时瞥了一眼试卷,庄老师你说你以前阅过卷……”

  庄英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是,题目越来越难了,不过学生们准备的也越来越充分了。”

  张老师点头,“市面上的参考书还太少,内容也浅,但学校都越来越重视高考了,我们学校除了分文理班,现在还打算分快、慢班,多种方式冲刺高考。”

  庄英和张老师在校门口处分道扬镳,他骑上自行车,心急火燎地赶回学校,想找到附中陪考的老师们问问本校学生们考完后的感觉如何。

  骄阳下,庄英恍惚地想,时光荏苒,真快,恢复高考已经两年了,考生们已经换了三届了。

  下午的太阳依旧火辣,照在脊背上针刺般的疼痛,庄英加快了蹬车的度,一边蹬一边想,“还要报志愿,这也是一个关口,要好好替学生们把关。”

  。

  傍晚,庄英才匆匆回家。

  室内太闷热,巷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巷子里吃晚饭,各家院门口都摆着饭桌、木凳,家人团团围坐着吃晚饭。

  巷子过道拥挤,庄英不方便再骑车,下车推着自行车往家走,邻居们看到庄英,纷纷打招呼,“庄老师回来了?”

  庄英一路招呼着回家,他刚推车进院门,庄图南就从屋里冲了出来,抓住自行车车把,风驰电掣地骑了出去。

  庄英纳闷,“什么事情这么急?吃过饭了吗?”

  林栋哲和庄筱婷正合力把饭桌扛出院子,庄筱婷回答,“哥哥吃了两个馒头。”

  黄玲端着一锅冬瓜绿豆汤从厨房走出来,把汤锅放到桌上,“还能有什么事,去见朋友呗。”

  林栋哲很羡慕,“大孩子真好,可以骑车到处跑,见朋友。”

  吴家人已经坐在桌边吃饭了,张阿妹接话,“图南不是在耍朋友吧?”

  没等黄玲火,林栋哲已经替庄图南正名,“不是,这两天一直有人来找图南哥玩儿,都是男孩子。我听他们讨论怎么玩儿,有时候踢足球,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就骑车,从城东骑到城西,再骑回来。”

  林栋哲说完,目光炯炯地盯着院中林武峰的自行车,一脸的向往。

  林武峰从厨房端了两盆一模一样的清炒蛇瓜出来,分放在两家的饭桌上。

  宋莹端了两盆馒头出来,“这个天,稍微动一动就一身汗,图南还出去踢足球?”

  林武峰笑道,“年青人交朋友嘛,友谊不就是一群人一起疯。”

  黄玲也笑,“一身臭汗的友谊。”

  庄英最近早出晚归,不太清楚巷子里的动向,他看到吴姗姗和张敏,突然想起这两个女孩应该小升初了,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了,“珊珊和小敏是留本校还是考市区的初中啊?”

  张阿妹道,“就上本校初中,离家近,学校里好朋友也多,将来考个好中专,闻里说了,邮政、电力、教师都是八十年代的热门职业,吃香得很。”

  黄玲唏嘘,“真快,再过半年就是八零年了,明年就是八十年代了。”

  宋莹嘀咕,“我对八十年代有个朴素的愿望,少吃蛇瓜多吃肉。”

  三家饭桌上,几个孩子一起齐刷刷地点头。

  第十章五十斤全国粮票

  江南小巷

  因为带毕业班太过忙碌,庄英有段时间没去父母家了,高考后的第一个周末,他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爷爷奶奶家。

  庄英带了一条爆炸性消息回家。

  庄英的妹妹庄桦林是贵州知青,因为她已经在当地结婚,并且在当地上了卫校,分配到医院工作,不符合知青回城的条件,无法回苏州,但根据政策,儿子向鹏飞可以落户回苏州。

  知青子女回城的政策已经下来了,但暂时还没有名额,贵州的教育远比江苏落后,庄桦林怕向鹏飞以后回苏州跟不上,想把他暑假送到庄英家小住,让庄英看着做一下暑假作业,帮忙辅导一下功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