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红楼之我是林黛玉 > 第65页(第1页)

第65页(第1页)

  武将世家诶!

  自文桓太后改革武举,不论出身武将世家,还是平民,想当武官,都必须通过上头所说的武举,因着这一规定,无数勋贵家的子弟被寒门子弟斩落马下。

  你说通关系?

  呵呵。

  没听到是翰林院文人做考官吗?

  那里头的文人,都是一等一的死心眼,只认成绩,管你什么王公贵族,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亲自说情都未必好使!

  就是这么任性。

  申昉是寒门出身,申桂可不是,要依着以前的规制,他何必这样累死累活的做准备,申昉直接一个招呼打过去就事半功倍。

  可是不行呀!

  且不论申将军本人严明公正,就说有公孙量在朝中一天,在位的皇帝头脑还清醒、有一点心气儿!就不会放弃采用文桓太后当年定下的武官选拔制度。

  虽说最后还是败了,但前期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节节败退是真呀!

  且之所以战败,边防图被偷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但整体将士的素质还是肉眼可见的提升不少。像以前,南柯国只有被打的份,文桓太后掌权后,至少有压着敌方打的时候。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目前武官选拔制的优越性吗?

  再一个,圣上这些年“忍辱偷生”,经济上虽压力大些,可到底坚守住了底线,为帝国积累了不少可用的将才,这可是用钱买不来的资源与财富。

  当然了,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这种制度其实也有其弊端。比如考试内容过于重视理论,实战经验不足,考官也清一色是文臣,相当于武将被文官狠狠压制住了。

  但目前来讲,已经是利大于弊。毕竟它的选拔足够公平公正,徇私舞弊现象少之又少,选择范围广,大多是寒门、甚至草莽出身,勋贵子弟除了个别自身特别优异的,其他大部分泯然众人矣。

  如此一来,就很好的保证了整个军队的质量,鲜少混吃等死之辈,大都是凭自己考上来的狠人。

  所以啊,卷土重来未可知……

  申桂一听对方是武将世家,还敢说这话,心里立马警觉起来。

  确实有问题,近几年勋贵子弟虽也有考上武举的,可大都排名较低。

  这小子能有这自信说出这话,莫不是……

  申桂与水溶对视一眼,彼此都看懂了对方眼底的深意。

  然而林清关注的点却是那人名“孙绍组”,就那个“中山狼”?

  可以呀!

  正说贿赂舞弊一事呢,好死不死你还撞枪口上来了。

  他在现代听一些红学家分析过,说这孙绍组当初给贾赦的五千两银子是为了买官。

  而且这买官的对象据说是江南甄家,后来江南甄家出了意外被抄家,连带着孙绍组买的官也打了水漂,贾赦是不可能吐出已经到手的银两的,孙绍组“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才赖上了贾家。

  想到林如海而今正在江南处理这方面的事务,林清的心思不禁活络起来……

  第35章退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