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免费 > 第16节(第1页)

第16节(第1页)

先前,杨科长把票据管理和医药费报销这两件事情交给徐元,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两样?工作看上去简单,却能让徐元熟悉这一套完整的做账流程,以后再学些更深入的知识,也就有了基础。

给原始凭证分类、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记账凭证汇总、登记总账、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一整套流程,看上去很是繁琐,实操起来,却是没有想象中那般难。

这种繁琐其实是必需的,毕竟,会计做。账不能只是自己?心里?有数,他们可是国营厂子,省里?来人检查,是一定会看账目的,这些呢,就叫做“证据”。

徐元当然是聪明?的,这不,林东正教了他没两天?,他自己?就开始上手了,起初因为?不大熟练,是出了点儿小错误,但是他很快就改正过来了,这半个月也熟练了许多,最起码,接过杨科长交给他的工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

所以说,现在的财务科分工明?确,还真不能集体请假,让整个科室完全“瘫痪”了去。

“不用?,我?们家人多,估摸着请周六一天?假,就够把一家人过冬的菜拉回去了。”

国营厂子的工人们一周都是得?上六天?班的,也就礼拜天?能放假休息一下,所以,林东正还是得?专门请假。

杨科长批假很是痛快,每年因为?要买冬储菜的事情,请假的人都很多,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今年,林东正也不是最早来请假的人,王文娟才是。

等到徐元请假的时候,杨科长顺道拉着他坐下来聊了几句:“小徐啊,来咱们厂也工作两个多月了,怎么样??感觉还能适应过来吗?”

“谢谢科长,我?觉得?在咱们厂,在咱们财务科,工作得?挺好?的,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各有分工,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有时候我?有问题了,林哥正好?去其他科室了,范主管他们也会很仔细地帮我?解答疑问。”

徐元这可不是在说客套话?,而是打心眼儿里?这么认为?的,大家手头上都有工作要做,忙起来了,也就没时间去折腾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了,科室的环境自然要干净单纯许多,这可比他最早预想的场景要好?多了。

这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杨兴云还是能分清的,见状,又仔细问了下徐元的工作情况,看他不说对答如流,思考过后至少也能答个七七八八,心里?满意?,面上却不显。

“行了,你回去继续工作吧,要是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记得?及时来跟我?沟通,咱们厂是个有人情味儿的地方,不会无视职工的难处、撒手不管的。”

“好?,谢谢科长!”徐元自然是相信这话?的,毕竟,国营厂子的设施完善,几乎可以说是负责到底,把工人的这一辈子都包揽过去了,有困难,找组织,这句话?也早已深深刻进了工人同志们的脑海里?。

徐元跟徐进生都请了两天?假,怕一天?买不够菜,到时候还得?再来厂里?请一天?。

“毕竟,菜站一个时间点儿,拉过来的冬储菜数量也是有限的,自然不可能叫几户人家尽数买了去,那就只能限量,家里?人多、得?多买点儿菜的,那就只能多排队几次了。

“进生,元元,都拿两个包子再走,肚子里?垫点儿热乎的,身子就没有那么冷了。”凌晨四?点多,徐进生跟徐元准备出门了,于晚菊听到动?静,套上棉衣,走出来小声说道。  没办法,家家户户都得?买冬储菜,菜的数量又有限,可不就得?起早点儿去排队了吗?菜站早上六点开门,就他们父子俩即将出门的这个时间其实已经?不算早了。

不过,卡车来菜站的时间点儿并不固定,有时候运气?不好?,得?在冷风里?排四?五个小时的长队,整个人身子都快冻僵了。

这不,于晚菊向来信奉着“干了重体力的活儿,就得?补一补身子”,昨天?就去买了两斤猪肉,包了纯白面做的肉包子,那香味儿哟,哪怕窗户在饭点儿被关得?严严实实,仍旧止不住地往别人家窜。

昨晚吃过一顿后,还剩了十来个包子呢,于晚菊一边说着,一边把煤炉子上的水壶提了下来,直接热水倒进锅里?,放上篦子,肉包子进锅,很快就热了,甚至摸起来还有点儿烫手呢。

徐进生跟徐元各自吃了俩肉包子,又喝了几口兑过的温水,这才出门了,从有煤炉子取暖的屋里?,走到了外面,其中的温度差,让人有些难以适应,徐元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去年,想着徐元要上学,学知识总是比他们上班挣工资要重要一些的,所以,是徐来福跟徐进生去的菜站,今年徐元顶上了老爷子的位置,他老人家颇为?不服老,在家里?不满地抱怨了好?几句。

这也是徐元第一次来买冬储菜,对他来说,这种经?历,还是有些新奇的。

俩人没急着出家属院,而是走到了筒子楼的后面去,那儿有一大片空地,平常是大家伙儿晾衣服的地方,每到冬季,要放冬储菜的菜窖,也会挖在这里?。

因着地方大,筒子楼人又多,所以,家家户户的菜窖并没有被合并成一个,顶多是平时关系比较要好?的三五户人家,合力挖了个更大的菜窖罢了。

徐家没图省事儿,徐来福、徐进生、徐元,祖孙三代齐上阵,给自家挖了个大小差不多够用?的菜窖,至于去年挖的,早就在开春的那一阵儿被填上了。

毕竟,筒子楼里?的孩子们平时也没处去,就是在这一片儿空地上玩,万一菜窖上盖着的板子经?不起重量,孩子踩了一脚、掉进去了,这可怎么办?

谁家没有孩子?或者说将来不会有孩子?所以,在楼里?的老大姐一声号召过后,大家伙儿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这几年也就渐渐养成了这么一个“用?过以后填上菜窖”的习惯。

话?说回来,为?着方便拉冬储菜,于晚菊专程去跟人家借了两辆板车,她为?人和气?,又懂分寸,跟谁都能唠上几句,徐家在筒子楼里?住了这么些年,也甚少听人说过他们家的坏话?,所以,上门刚把来意?一说,对方就很爽快地答应了。

板车也不是用?过一次就会坏的东西,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相互借着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懂事”的人家也不可能就这样?腆着脸白用?人家的板车,除非确实困难,否则,还车的时候总要给对方家里?的孩子带一把奶糖或者带几个鸡蛋的。

于晚菊是跟另外一栋筒子楼里?的人家借的板车,昨晚,这两辆板车就被徐进生和徐元拉到了自家菜窖边儿上放着,这会儿,父子俩一人拉起一辆,往菜站走去。

等他们到的时候,果不其然,菜站还没开门,门口却是已经?排起了大长队,几乎每个排队的人,旁边都停着一辆板车。

毕竟,动?辄要一次买几百斤的冬储菜,单靠自行车拖回去,这得?拖到什么时候去?何况,这么重的东西,对自行车来说也是负担,万一车子被压坏了呢?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值钱又结实耐用?的木质板车,该派上用?场了。

即便前面已经?排了许多人,徐进生父子俩也并不为?此懊恼,人到底不是钢筋铁骨,总得?休息好?才能做事,为?了买冬储菜,把自己?的身子折腾出什么毛病来,这可不划算。

父子俩都把手放在棉衣口袋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时不时地在原地活动?活动?胳膊腿,免得?身子被冻僵。

菜站还没开门,队伍自然是停滞不动?的,直到门口的灯“啪”一下子亮了,人群顿时像热油锅里?进了一滴水似的,再也按捺不住,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来。

不过,菜站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早有准备,打开大门后,拿着大喇叭在那里?喊:

“今日供应白菜、萝卜,菜量有限,每人限购五百斤,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不要拥挤。”

大喇叭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队伍的中后段,徐家父子俩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

“得?,明?天?得?再来排一次队,拉到菜站来的,还不一定是土豆。”徐元忍不住小声抱怨道。

白菜、萝卜、土豆,这是最主要的三样?冬储菜,此外还可以准备些干菜,像是黄瓜干儿、豆角干儿、茄子干儿,也都能保存很长时间,否则,光是白菜、萝卜,估摸着一个冬天?过去,家里?指定人人都“面如菜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蔬菜公司底下有这么多菜站呢,得?把收购来的菜统一分配好?,哪儿能面面俱到呢?

你该庆幸的是,咱们家人少,萝卜、白菜什么的,买上五百斤也就差不多了,像是有五六个孩子的人家,这个冬天?,怎么着不得?买上一两千斤的大白菜啊?

除非全家老小齐出动?,不然,光是买大白菜,都得?再来排一次队。”

徐进生“苦中作乐”地说道,事实上,其他人家动?辄买上两三千斤的冬储菜,这也是实在没法子的事儿。

地窖只是地窖,跟冷库的效果没办法相提并论,何况,即便是搁在冷库里?的东西,放的时间长了,也依旧会坏。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得?定期清理大白菜腐烂的叶子、发芽霉变的土豆,还有已经?糠了的萝卜,这两三千斤的冬储菜,至少得?有一半,都是被白白扔掉的。

徐家也就是得?亏人少,实在不行还能一天?三顿饭都在职工食堂里?吃,否则,他们家购买的冬储菜数量,最起码也得?同样?翻一倍。

队伍慢慢地往前挪动?着,天?色也从漆黑一片到蒙蒙亮,再到完全大亮,然而,队伍的总人数却是有增无减,还有人不断地排在队伍的末尾,丝毫不考虑,轮到他们的时候,菜站还有没有蔬菜可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