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军婚甜宠老公孩子在七零 > 第3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1页)

第3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1页)

周舒宁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市,为什么自己和小周舒宁会在小市相遇呢?她们的灵魂互换了吗?她要怎么回去呢?

刚想着回去,她就现自己回到了充满年代感的那间房子?!!!

怎么回事?我小市呢?又换了一个场景——自己家的小市。

原来如此,穿越过来还带着空间啊,只要她心里想着回去就可以从空间出来了。

小市的门是玻璃推拉门加卷帘门的设计,从玻璃门看去还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她看到有人就要进来了,赶紧出去。

“舒宁,饭做好了,你要去吃点吗?”

周舒宁回过神,她已经知道这个女生是谁了,和她一起下乡一年的杜薇,两个人平时关系挺好的,这次还是杜薇现她倒在田地里把她背回来的。

周舒宁学着原主说话,“小薇,谢谢你。我没什么胃口,你去吃吧。”

杜薇以为周舒宁还因为她家寄来的信而烦躁,“你家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和我说,我能帮你的就尽量帮助你。”

“谢谢你。”周舒宁莞尔一笑。

杜薇看着她明艳不可方物的脸,脸微微烫,看了这么久的脸,还是这么好看。

杜薇出去后,周舒宁还在想着自己的遭遇,现在自己来到了七十年代,正是1971年,这个特殊的时期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还有空间,她现在居住在知青点,很容易暴露。

不知道原主去了哪里,希望她能够代替自己照顾爷爷奶奶,希望她也能从向菲菲那个小太阳身上得到温暖。

趁着知青们在吃饭,她整理从原主那了解的信息,现在这个地方叫6家湾,隶属于h省清江市。6家湾位置特别,去市里的时间要比去省城要久,大家更乐意去省城。

6家湾有七个大队,她在的是三大队,今天看到的中年人是三队长刘建设。

三大队左边和右边分别挨着一大队和五大队,这俩大队都是6姓家族居多,知青比较少。知青最多的是七大队,离三大队比较远。

周舒宁这边的知青点有两处,来了几年的老知青在南边的老坡边,居住着六个知青,原先是三男五女,后来有两个女生一个嫁去一大队,一个被七大队的老癞头糟蹋,跳河自杀了。新知青点在西边,旁边挨着三队长家。

和周舒宁一起居住的有五人,三女两男,杜薇比她大一岁,今年19岁。李小婷25岁,从老知青点调过来帮助新知青们适应下乡生活,她已经下乡五年了。另外两个男生高一点那个叫黄轩,矮一点的叫郭子诚。

那个黄轩好像给过原主纸条,原主直接烧掉了。平时原主只和杜薇和李小婷说话,对男人避之不及。

既来之,则安之。

周舒宁不去想太多,她整理了原主的东西,柜子里藏着这些年攒的钱,三十四块七毛八分,渣爹好面子,下乡的时候黑着脸给了原主五十。两套粗布衣裤,两双布鞋,一床薄被,两个碗,一个漱口一个吃饭,连像样的牙膏牙刷都没有!真的是晴天霹雳,以后刷牙还要躲到小市去才行。

杜薇她们吃完晚饭回来了,现在正回房间休息呢,三个人挤在一张木板床睡觉,周舒宁缩在墙角,中间是杜薇,外面是李小婷。

现在才八点多的样子,杜薇她们已经睡着了,两人今天累的不行,特别是李小婷,白天基本都在田地上。

周舒宁今天真正见到李小婷的模样内心吓了一跳,一米五五的个子又黑又瘦,满脸的愁容,虽然才25岁,看起来像三十几岁,眼中流露着些许麻木与绝望。

周舒宁迟迟无法入睡,她无法想象这些知青们遭遇过什么,早期的知青们充满热情,不少人有着这样的豪言壮语:“誓把青春献给党,扎根农村干革命……”她能体会到李小婷的绝望,她在后世的知乎上了解过知青这一方面的历史,当时看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

现在自己沦为其中的一员,她知道历史的走向,却没有能力改变历史。历史是前进的,只要熬过这几年,将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天刚蒙蒙亮,杜薇摇醒周舒宁,“舒宁,我们要去耕种了,你要记得准备大家的中饭哦。”早饭李小婷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碗稀粥摆在堂屋桌子上。

周舒宁等他们全走了之后拉上房间门的栓子,默念小市进去了空间,她拿出货架上的牙膏、牙刷和漱口杯,第一次偷偷摸摸地刷起牙。

周舒宁是会做饭的,毕竟要照顾两个老人,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什么都没有怎么做?

翻看了一遍厨房,小小的厨房摆放着一堆柴火,灶台上只有一口锅,上面还破了一个口。

知青们经常吃的就是红薯粥或者煮红薯,过年杀猪的时候队长会分一点猪肉给知青,那时知青就会一起包饺子。

周舒宁看着缸里薄薄的一层籼米,里面还有半袋个头不大的红薯,愁得不行。思来想去还是出去采点野菜吧。

周舒宁走出知青点才想起来,她不太记得哪里可以摘采野菜。

环顾四周,有几个小孩坐在三队长家门口玩耍,她招呼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过来,是三队长的大儿子刘国富。“小国富,你可以带我去摘野菜吗?我可以给你糖。”

刘国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周舒宁,这个姐姐他知道,是知青点里最漂亮的,平时她都不怎么说话,从来没想到她会叫自己帮忙。

他刚想答应,没想到刘大丫率先回答“姐姐,你给我糖,我可以带你去,我知道哪里最多野菜,刘国富他不知道。”

刘国富气红了脸,“你胡说!我也知道哪里有野菜,姐姐,我不要你的糖,我带你去。”

周舒宁笑着看俩小娃争执,旁边还有一个瘦小的男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她,她拍拍手,“好啦,都给糖,你们三个带我去好不好?”

“好!”(刘国富)

“哦耶”(刘大丫)

瘦小的男孩子没回答,但是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在和大丫他们的交谈中,周舒宁得知另一个小男孩叫6石头,原先家住在六大队,父亲是当兵的,去年在战场上牺牲了,石头他妈妈带着他改嫁到三大队。

“舒宁姐姐,小石头是会说话的,不过他很少很少说话。”大丫悄悄地告诉周舒宁。

周舒宁望了一眼6石头,他身上穿着灰扑扑的棉衣裤,上面只有一两块补丁,虽然衣服很普通,但是脸还是很白净的,看得出来他家人对他还不是很差。应该是家里太穷,营养跟不上。不过也是,这时代很少有胖子,乡下能温饱已经很好了。

“到了,姐姐,就是这里,好多马齿苋!”

农田的路边铺散着一大片马齿苋,周舒宁蹲下来摘它的嫩枝,三个小家伙也跟着采摘,马齿苋不宜吃太多,没摘多久周舒宁就停下来了。

“我们回去吧,到知青点我再给你们糖。”

“好哦。”

三个小家伙手拉着手冲在前面,周舒宁在后面抱着马齿苋,欢声笑语随着风飘到远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