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夏日回音歌词什么意思 > 第四十二章(第1页)

第四十二章(第1页)

假期进入了尾声。

这个“假期”不止是指学生们的暑假,也代表许曜在云南的这段日子。

家访活动结束的当天下午,于媛做了顿菌子火锅。

现在是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候,这顿火锅里的菌子是前两天村民上山采摘送来的。

孟窈来云南这么久第一次吃到火锅,冯笑说这是云南的特色。他们围着厨房的那张小木桌坐下,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分享家访时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冯笑提到有个学生家庭困难,父母结婚后只生下他一个孩子,今年春天时终于生了二胎,是个女孩。这原本是件高兴的事,但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有缺陷。这件事在村子里早就传开了,冯笑有所耳闻,但今天家访才见到那个有缺陷的婴儿,才几个月,被妈妈抱在怀里,挺可怜的。

这样的事情对于山村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称得上悲痛。

孟窈有些唏嘘。

菌子火锅和孟窈以往吃的火锅不一样,味道很鲜美。

于媛准备这一顿火锅主要是想感谢大家,坚持在这样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不容易,舍弃暑假待在学校陪伴学生也付出了不少。

最重要的,于媛要谢谢许曜。

餐桌上没有饮料更没有酒,于媛像平常一样,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叫了声许曜的名字。她回忆了下,说:“我记得我第一次和你接触你才上高中,第一次见你时你刚成年,没想到一晃眼你都大学毕业,准备工作了。”

火锅煮着食材,咕噜咕噜地响。

许曜放下筷子,看向于媛,笑了下说:“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于媛看着许曜,真诚地说:“这几年你对我们的帮助实在太多了。”

“不说资助多少钱,单说捐赠衣服、书本,来这看望孩子,这份心意比什么都重。”

“我拿不出什么回馈你,这的条件你知道的。”

许曜笑了下。

冯笑向来擅长活跃气氛,开玩笑地说:“这句话怎么听着有点无赖的意思。”

于媛也笑了,接着正色道:“‘谢谢’两个字不值钱,但我还是要说。”

对于许曜,于媛有感激,也有对小辈的疼爱。

“于姨谢谢你,也替这些孩子谢谢你。”

于媛的声音有种温柔的力量感,这样一个女人撑起了一座学校。

话说到这,不适合再玩笑。

生在这座山村的故事,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轻松。于媛也好、许曜也好,包括谭鸿、冯笑,以及才加入的孟窈,每个人的付出都值得动容。

饭桌上其余人都安静下来。

孟窈转头看向许曜。

从火锅里腾起的缕缕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

孟窈专注地将他望着。

待热气散去,孟窈才将他看清。许曜和年少时给人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他的轮廓更立体,身型不似以前那样单薄。他比以前爱笑。从前他的距离感就在身上,你远远看着他就会望而止步。现在不是,他身上的距离收敛了,他只在心里设立了一道分界线。但有一点和年少时一模一样,是他身上始终有一种源于骄傲、自信的从容。

而孟窈,永远为他这份骄傲自信的从容着迷。

许曜回看着于媛。

生命中有些事情你做它其实并不是需要从中得到什么看得见的回馈,也不需要获得其他人的理解,你做某些事情的同时会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厚度。

况且“谢谢”两个字虽然没有明码标价,但这是一个很有重量的词。

许曜不擅长煽情,也自认为不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

所以他淡然笑了下,有种洒脱的感觉,却又认真地对于媛说:“这对我来说是一段特别且难忘的记忆。”

这句话充斥着离别的味道。

孟窈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什么。

吃过火锅,大家一起收拾了残局。之后谭鸿回家,许曜和于媛去了办公间谈事。

吃太撑了,冯笑问孟窈要不要一起去散散步。

孟窈有点心不在焉,她往办公间的方向看了眼,许曜和于媛刚进去,谈事没这么快,孟窈点点头。

学校外有很大一片空地,有一节实践课,于媛带着小朋友在这种了一些蔬菜。

冯笑散步时经过,停下来看了看长势。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种的菜总觉得更好吃些。”

“今天火锅里的蔬菜就是于校长种的,是不是很好吃?”

“嗯。”孟窈应着,好吃是真的,但她也没吃多少。

冯笑没现她的异样,她自己也有心事,这儿没有其他人,冯笑忽然说:“我今天去家访时经过谭鸿家,他妈妈正好在门口坐着,叫住我说了好久的话。”

“我有一阵没去看谭鸿妈妈了,他妈妈今天问我怎么这么久没去玩,我还挺尴尬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