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崇祯太子 >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乌真超哈(第1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乌真超哈(第1页)

由于刘良佐的突然出现,原本还算安稳的鄂尔都部最终落了个被全歼的下场,而刘良佐本人却是在听到那个残兵的谩骂之后才搞明白了此事。

这样的情况下,留给他的选择其实也就那么两個,要么坐等事情酵,要么奋力一搏。

而他作为乱世中混得不错的那一批人,选择较为主动的那一条路自然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刘良佐诸般施为自然称不得是好人,可处在这般年月,又居于这般位置,心中不想得多些,下手不狠辣一些,说不得他坟头的草都得有数尺之高了吧。

料理完所有事务,夜色已然深得厉害。

他于帐中枯坐许久,最终还是放弃了去往苏州裹挟李成栋、吴胜兆两人的计划。

缘何

先前如此作想是因为有鄂尔都在,只要他听到尼堪被围的消息定然会不顾一切前去支援,而那两人又怎敢违背满人的命令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没了鄂尔都的压制,刘良佐可没有自信能将那两个家伙骗出苏州。

更何况他曾在高杰死后对其余部下过数次黑手,说不得李成栋那厮连苏州大门都不会放他进去。

如此情势之下,他自然得放弃原先计划,另寻他法了。

于心中暗自叹了一声,想不到其他法子的刘良佐终还是阖衣躺在了卧榻之上。

世道本就如此,若遇上些挫折便吃不下睡不着,那刘良佐怎还能活到现在

能吃能睡虽不是什么神功妙法,但却是成大事之人的必备特质之一。

这一点倒也不难理解,吃与睡代表了补充与恢复,若是做不到这个,在强的压力和高负荷的运转之下,怕是有再强的能力当也撑不了多少时日,更遑论大事得逞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

譬如多铎,他虽心思重些,遇到烦心之事时常常会不吃不睡思量解决之策,但作为努尔哈赤最喜爱的儿子,他本身就有参与诸多大事的资格。

所以某些条件对他来说着实也不过一笑而已。

只是这月余功夫,江南情势一日不如一日,连番挫折之下他的身体多少也有些透支之感。

再加上江南水土气候与北方大大不同,待到尼堪被围的消息传来,他便直接病倒了。

“尼堪贝勒带了四万人马,当是不碍的。”

此时已近深夜,而多铎帐中却有一身着蓝底蟒纹袍中年人坐于其榻边。

这人名为孔有德,乃是黄台吉亲封的恭顺王。

他是铁岭矿工出身,“长于弓马,不识字”。天启元年后金占领辽沈后,他同投奔了毛文龙,并参与数次大战。

自天启年间到崇祯初年,他随毛文龙以辽东沿海金州、朝鲜皮岛一带为根据地,屡次袭扰后金的后方,给后金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也正因此,后金的势力才一直被限制于辽阳一带,不但无暇顾及东面的朝鲜和西面的蒙古,更遑论入得关内烧杀劫掠了。

待到毛文龙死后,孔有德认为他“无罪横受屠酷”,感到非常寒心,终日闷闷不乐,于是随某位大臣去了登莱。

其后的事颇为复杂,也便不再赘述,总之孔有德深觉于大明再无活路便率领万余兵卒、工匠渡海投了后金。

要说这黄台吉也真是一代雄主,其眼光之毒辣可算是当世顶尖,见孔有德来降,不但没有嫌弃这帮丧家之犬,反倒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

收降之后他亦没有因孔有德是汉人而多加提防,竟仍以孔有德为都元帅,安置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

自此向来拿汉家城池没什么好办法的女真也就得到了名为乌真哈的火器部队,而后金在战略上的困局也随之得以突破。

话说到这里却也不得不再提一句,毛文龙之死对东北局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战略上来说,失去了东江镇的牵制,女真人极其从容的收拾了朝鲜和蒙古,拥有了稳定的后方,看似陈设重兵的大明防线在黄台吉眼中便成了处处漏风的样子货。

若将视角缩小一些,却又能现,在入关之后的战争中,东江镇出身的兵将可谓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三顺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许有人会说,攻占北京的是李自成,满清只是捡了果子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