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新战国七雄 > 第178章 双双出局(第1页)

第178章 双双出局(第1页)

“大人,儿郎们不想再打了,也打不下去了!”石云倬痛心道。

“投了唐国,待遇更胜从前。小卒们可以安置在河南山东,中原繁华地界,三年两熟,一丁给田百亩,远胜过在辽东苦寒之地喝风。”

“就算在这里呆惯了不愿南迁,也可多予些田亩,或是化军为民,缴纳赋税即可。”

“各级将官也会妥善安置,如大人您,自可立于朝堂,地位仅在几位大唐名将之下。”

“如此,难道不比在鞑清做个奴才,战死沙场最后连点抚恤银子都拿不到的好?”

岳钟琪半晌不语,面露难色。

石云倬看主将这模样,便知道劝降的事情成了大半,剩下的,就需要解开心结了。

“大人是在忧心留质京师的家人吧?”石云倬对于岳钟琪所虑也有解决的办法“这个大可不必愁,我军与唐国岳元帅合兵一处,足可锁死宁远八旗北归之路。”

“到时候有五万人质在手,他康熙又如何敢加害大人和新军将士亲属?”

岳钟琪叹了口气“这么说,宁远城下十万新军你们也早已串联好了?锦州这边唐国找到了你石云倬,兴城那边又是哪位在主持?”

“新军总领,年羹尧!”石云倬吐出了个意料之外的名字。

“是他?”岳东美一惊“没想到八旗中人都被撬走了!这唐国细作当真是厉害!”

“年帅是旗人,却是最不招人待见的汉八旗。而且自打掌管新军以来,便与我等绑在了一起。而今寻得机会,领着大家跳出鞑清这个大坑也属寻常。”石云倬看的清楚。

“至于说大唐间谍无孔不入,有句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能说满清国策让汉军离心。不然何至于有今日之剧变。”

“既然大局已定,我又有什么好说的。”岳钟琪有气无力地摇摇头,抬手赶人道“走吧走吧,去与唐军接洽,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

几日后,盛京,恐慌和混乱笼罩着整个城市。

“皇爷爷!”从前线赶回来的弘历面色惊惶“唐军即将兵临城下,不能再犹豫了,必须马上撤离!”

原本的历史上,这会乾隆已经登基好几年了。

但眼下,自家祖父和老爹还活蹦乱跳,小弘历也只好安安心心做一个打工仔。

这次雍正看家,乾隆便跟着康熙到前线体验一番。

前几日作为名义主将,领着盛京八旗南下,夹击往西边挪动的唐军,结果锦州新军临阵反水,两支岳家军一起往胡虏身上招呼。

这谁受得住啊?一万多骨血夺路而逃,等回到盛京,已是十不存二三。

突然听到这个噩耗的康熙,当场一口气没喘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待到醒来,整个人似乎都苍老了十岁,说起话来都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走吧走吧!”康熙在弘历搀扶下,颤巍巍从台阶上起身“赶紧走,回去,回紫禁城!”

“陛下,陛下!”侍卫急匆匆上殿“唐国大军止步百里外,派遣使节求见!”

“使节?”康熙浑浊的眼神看过去“这个时候不趁乱入城,遣使为何?”

不管怎样,敌军按下暂停键,总是件好事。

深吸两口气,轻轻推开搀扶的弘历,康熙打起精神道“宣!”

“外臣见过陛下!”来使神态轻松行礼道。

“直说吧,李家天子有什么打算?”康熙也没有心情客套一番,直接淡淡问道。

“外臣此来,乃是为了新军将士家属而来。”见康熙直奔主题,使者开门见山道。

“部分绿营新军被安置在十八世纪的辽东地界。还请陛下不要伤害这些将士们的亲眷,允其自行离开。”

“这些反贼!朝廷不以满汉之别为念,优待新军,提拔汉儿,结果就换来了而今之背刺?早知如此,大清绝不会辽东分田,给这些反骨仔半分机会!而今竟然还想索要亲眷,真是痴心妄想!”康熙还没答话,旁边的弘历先忍不住了。

使者笑道“皇孙此言,不觉得有问题吗?若真是满汉一体,无有区别,绿营新军又怎会转投大唐?”

“至于忿忿不平,也大可不必。若没有这二十万新军,清国早就被蒙元所灭,哪里还能支撑到今日!”

“最后还需提醒皇孙,我国非是低声下气地请贵国放过新军亲眷,而是要以宁远城下五万八旗骨血置换。”有筹码在手,使者底气十足地看向大清圣祖“陛下总不会打算放弃宁远的部族兵吧?”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八旗人丁稀疏,没了这五万人,大清就算回到龙兴之地也维持不了几年。

康熙脸色难看,正要答应下来,却见使者又似想起什么“对了,陛下,除却新军士卒的亲眷外,那些投诚我国的高级将领留下的人质,也需完好放回!”

这下大清圣祖是真的绷不住了“这些2臣,竟然还妄想保全家人?唐国欺人太甚!朕宁可鱼死网破,也绝不会答应这等耻辱条件?”

普通小卒心怀不满,麻子哥心里清楚的很。

但如岳钟琪这等高官,康熙向来都是竭力拉拢,荣华富贵、娇妻美妾,能给的都给了。如此优待,竟然还要背叛,不来个九族消消乐,难消心头之恨。

“陛下无需如此动怒!”来使笑着说出唐国的开价“只要陛下放归这些人质,我大唐愿意承诺,日后在十八世纪位面,绝不会为难爱新觉罗氏,亦不会对八旗赶尽杀绝!”

听到这番话,康熙眼中闪过一丝神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