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我儿阿飞,有剑圣之姿 > 第125章 准备微服私访 开疆拓土的时机已(第1页)

第125章 准备微服私访 开疆拓土的时机已(第1页)

第125章准备微服私访开疆拓土的时机已到

早上九点多钟,身着麒麟袍,头戴幞头帽的李天心,提着一个长条木匣,在汾阳城外东北数里处的火车站,乘上了朱见深的御用火车。

“嘟……嗤嗤嗤……哐啷哐啷哐啷……”

汽笛声中,火车头上冒着一道黑色烟柱和一道白色气柱,缓缓启动开来。

黑色烟柱是烧煤炭时产生的黑烟,白色气柱则是水蒸气。

李天心坐在倒数第二节车厢的窗户旁,望着窗外由慢到快,向后掠过的风景,一种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这个世界的展,几乎可说是由他一手推动,他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身上穿着白色厨师服,头上戴着厨师帽,来自宫中尚膳监的宦官厨师,来到李天心身侧,恭敬的用那尖细嗓音道:“小的见过晋国公,不知公爷想吃些什么?”

李天心看向厨子,温言道:“一份七成熟牛排,一碗炸酱面,再来一壶葡萄酒,就这样吧。”

“是,小的告退。”

自蒸汽拖拉机取代耕牛,成为犁地的主要工具后,大明的耕牛保护法便已被废除。

虽说一些地势不够平坦,山势起伏过大的地方,蒸汽拖拉机施展不开,还是在用耕牛耕地,但杀牛已经不犯法。

老百姓的餐桌上,牛肉也开始成为常规菜肴,江湖豪客在客栈中大呼切两斤牛肉的情节,也变成现实,只是目前牛肉可不便宜。

一些有商业头脑的权贵富贾,甚至已经开始搞起肉牛养殖业,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随着养殖肉牛的商贾越来越多,这牛肉的价格迟早会降下来。

朝堂上关于攻打蒙古诸部,为大明一雪前耻,顺便将草原变成大明牧场的呼声越来越高。

新一代朝臣个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与那些守旧老臣可截然不同。

以大明如今的军事实力,打鞑靼瓦剌兀良哈等蒙古诸部,真就几乎等同于降维打击。

这些年大明开挂般飞展,有李天心在,基本上不存在技术瓶颈。

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用时整整八十年才完成,是因为所有新技术,新知识,都是靠着人们从无到有,一点点摸索出来。

可那些人们用八十年时间摸索出来的东西,直接就存在于李天心的脑海中,他本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

虽说李天心并不是什么都懂,但是古人并不愚蠢,他们只是见识不够而已。

在李天心将一些基础物理化学知识,成体系的传授给他人,培养出一批物理化学系人才后,自然会有无数聪明人来推陈出新,进一步深化研究。

古人的创造力不可小觑,很多时候李天心无需把所有细节说清,只需大致提出一个概念或理论,人们自然便能将相关技术研究出来。

他们省却了设想、立项、求证等最费时间的中间环节,直接进入最后一步的实践环节,这其中省下的时间,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很多东西不是能不能创造出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想到的问题。

有些东西一旦被人想出来,那早晚会有一天能够实现。

曾有人评价李天心,说他的脑袋,是大明最值钱的一颗脑袋。

如果把他脑袋中装着的知识换成钱,足够买下大半个大明。

李天心对此只是云淡风轻的一笑,在别人看来,这个评价已经很高。

可在他自己看来,这个评价格局还是有些小了。

若把他脑袋里装着的知识换成钱,别说是大明,买下整个亚欧大6都绰绰有余。

片刻之后,李天心在成化七年,即公元1471年的蒸汽火车上,吃着七成熟的牛排,嗦着味道碾压意面的山西炸酱面,喝着大明的冰镇红酒,往京城而去。

……

下午四点多,御用火车到达京城西站,李天心提着自己的木匣,骑上一匹快马,径往紫禁城奔去。

到得玄武门外,李天心马不停蹄,直接骑着马进了紫禁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