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书

笔趣看书>我儿阿飞,有剑圣之姿 > 第122章 成化七年 太乙返魂丹材料集齐(第1页)

第122章 成化七年 太乙返魂丹材料集齐(第1页)

第122章成化七年太乙返魂丹材料集齐

成化五年下半年,廉政司的成立,打了大明官场一个措手不及。

当朱见深昭告天下,大明成立廉政司时,各州府县的某栋神秘宅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挂出牌子开始办公。

西缉事厂的存在,则是根本没有昭告天下,只有廉政使们知道,暗中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是以他们开展工作兢兢业业,督察院左都御史汤信那“不取百信半粒粟,不受暮夜半文钱”的政令,得到贯彻执行。

每一处廉政司衙门门口,都立了一块刻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挖黄土”的石碑。

这一年,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末日,也是那些侯缺多年的进士们的福音。

贪官污吏被廉政司衙门直接拿下,补缺的进士火到位,简直就是无缝对接。

因为在廉政司开始行动前,他们便已在廉政司衙门候命。

有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还试图反抗,却在一日之间便被扑灭。

他们供养的门客打手,在西厂密探面前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那些西厂密探,学的都是白飞飞贡献出的武学,幽灵宫武学以另一种方式,在大明传承存续了下去。

幽灵宫武学的诡秘属性,在西厂密探身上,被挥得淋漓尽致。

加上他们一身的机括类暗器,寻常一流高手遇到他们,一个不慎也要饮恨当场。

大明官场开始大换血,朝堂上多位身居高位的大臣,主动乞骸骨告老还乡。

就在大明官场初步完成换血时,朱见深又一纸诏书,大明官员俸禄,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五倍。

如此一来,新上任的各级官员热情高涨,各级政令的贯彻执行效率,得到巨大提升。

等到换血的动荡彻底稳定下来后,朱见深第三份诏书出,再度引起天下哗然。

此诏书的内容总结起来就五个字:土地国有化。

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任何人都没有买卖、转租权,只有使用权。

全国各州府县,成立国土资源司,专门进行地方土地的管理和分配。

此举自然引起权贵阶层的不满,却得到了所有大明百姓的拥护。

不过权贵阶层的不满,也很快被朱见深平复。

因为他从其他方面给予了他们补偿,比如工商业。

朱见深将给国家铺路造桥,修建铁路的工程,按照权贵们交出的土地多寡,来进行分配。

当权贵们现,即便不靠那点土地,他们也能挣钱,且挣得比以前更多,他们自然不会再盯着那一亩三分地,而是一个个都干起了包工头。

朱见深按照李天心所授几套组合拳打下去,整个国家的展,再度疯狂加。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逐渐在大明出现,日行三千里的蒸汽火车,让大明的运输效率,提升到一种朱见深难以置信的地步。

他早上从京城坐上火车去汾阳,居然还能赶上晚饭。

而且一路上不必受丝毫舟车劳顿,他甚至能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路给赶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自大明工厂建立以后,每年的时代展进程,都是自然展的数倍,甚至十数倍。

农税的下调,让百姓家有余粮,开始大肆生娃。

商税的收取,让国库每年的税收,呈跳跃式上升。

工业的大力展,让百姓有干不完的工作,挣不完的收入,大明的生产力呈指数上升。

蒸汽拖拉机的诞生,让北方平原大部分荒地,都变成良田。

虽然粮食亩产没提升,但土地数量的增加,每个农民能打理的土地范围提升,同样大大提高了大明的粮食产量。

大明人口从洪武年间的六千万,在成化七年逼近万万大关。

大明常备军队达到一百二十万,且全都是以新式练兵法,和新式军队管理法,打造出来的新军。

军队被分为十个军区,除南北直隶卫戍区外,按八个方向设立八大军区。

因汾阳乃工厂所在的缘故,整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被纳入北方军区、东北军区、北直隶卫戍区三个军区的保卫范围。

也就是说汾阳一旦有事,李天心可以调动三大军区任意军队进行处理,他如今也有这个权力。

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大明晋国公,正儿八经的实权国公,乃满朝上下全票通过的册封。

山西在春秋时乃是晋国所在,所以整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都是李天心的封地。

虽然如今大明军队的主武器尚未进行改革,但大明军队中,也有类似“没良心炮”之类的过渡武器。

比霹雳雷火弹更安全的木柄手榴弹,唐门的近战机括类暗器袖箭,也是大明新军的标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